奥古斯都的诞生
让我们转换视角,再度回到1204年的大皇宫,如果塞萨尔一世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最大赢家,那最大输家无疑是威尼斯总督:他没能回笼造船的资金,也没能阻止塞萨尔一世成为埃及国王,扶持阿莱克修斯四世的计划亦失败,而和他结下死仇的塞萨尔一世成为了巴西琉斯,跟他关系紧密的热那亚人满载而归,可以想见的未来里,威尼斯都将在地中海贸易中处于守势,在此之前,他可能还得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威尼斯民众推翻。
在》来限制约翰的王权,从而帮助其稳固统治,很多人都将他放弃英格兰王位当成他早已在希腊密谋登基的证据,但其实不论他有没有成为东罗马的巴西琉斯,他都会在埃及进行统治,英格兰的王位对他而言确实不像对其他私生子一样具有诱惑力。
到了1205年,君士坦丁堡的希腊贵族们仍然没有就皇位的归属有一个合理的方案,而这段历史最吊诡的一幕是他们居然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和英诺森三世代表的罗马教廷和解,并接受了由英诺森三世提出的由已经加冕为埃及国王的塞萨尔登基的提议,以21世纪的眼光看待,我们仍然难以理解教皇和牧首此时的精神状态,塞萨尔一世本人在回忆录中对这段往事也避而不谈,将其视为一场政治作秀或许更贴近真相。
当时的协议中,二人商议他们将共同主持塞萨尔一世和安娜一世的婚礼和加冕礼,二人结婚后也会共享政权,这个提议在当时看来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在教皇看来,和他关系良好且保持天主教信仰的塞萨尔成为巴西琉斯无异于在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建立了新的十字军国家,且他的后代都需要向同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样接受教皇加冕才能登基,这是对天主教权威的空前加强,而在牧首看来,选择塞萨尔能够回避掉阿莱克修斯四世带来的债务和埃及问题,而如果塞萨尔过于亲近拉丁人和天主教,他毕竟是一个根基薄弱的外来者,他们如果不满随时可以换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