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兰一世去世时, 艾德蒙一世年仅二十二岁,被父亲正式立为继承人前,他在小亚细亚担任了四年军区长, 经过实践的检验,他的才能愈发卓著,从士兵到军官都深深敬仰他,认为他具有他的祖先狮心王理查的风范, 并且能做得比他更多。
即便阿兰一世在伊丽莎白皇后死后和艾德蒙一世的母亲索菲亚正式结婚,但这并不能改变艾德蒙一世私生子的地位,他的母亲是否有权继承匈牙利也具有争议, 国内, 新贵族们固然愿意接受他的统治(毕竟海伦娜更糟糕), 但并不代表他们不向艾德蒙一世索要价码以换取他们的忠诚, 因此,在即位之初艾德蒙一世面临的情况其实相当险峻, 阿兰一世尽一切努力让他坐上皇位, 但现在他需要自己戴稳皇冠。
艾德蒙一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匈牙利加冕, 这个举动不止是为了名正言顺地从母亲手里接过权力, 更重要的是向君士坦丁堡的贵族们彰显他深得匈牙利民心, 如果他们反对他的统治他也并非没有倚仗。巡游过程中, 他没有选择住在华丽的行宫和官邸中,而是搭建帐篷深入民众, 倾听他们遇到的不公和困扰,他效仿塞萨尔一世和狄奥多拉公主的举动亲自审理案件, 并且在离开匈牙利回到本土后也没有撤走他的帐篷, 巡游耗时一年, 花费亦甚大, 但这次巡游让他帝国每一块版图的官员和平民都领略到了新皇帝的公正与慷慨,他们相信他会是一位比他的父亲和祖父更好的君主。
结束巡游后,艾德蒙一世开始处理阿兰一世时期的旧臣,他并没有一味地处罚曾忠于伊丽莎白皇后的官员,而是就事论事,以他们是否胜任职责作为奖惩标准,即便有顽固不化者,他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出色的口才和个人魅力让这些大臣对他放下成见,令他们感激涕零地匍匐在他脚边献上他们的忠诚。
尽管统治看似稳固,但艾德蒙一世十分清楚这还远远不够,他的父亲放弃自己的合法妻子和婚生女儿选择他,他的成就不能仅仅限于“比他异母姐妹稍好一些”,他必须证明自己是个优秀乃至于杰出的君主,这样才不算辜负阿兰一世的期望,而很快他便等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在绝罚战争中,鲍德温六世支持了他的表叔塞萨尔一世,但鲍德温六世已于1268年去世,即位的是他的孙子鲍德温七世。鲍德温七世能征善战、野心勃勃,即位后,他励精图治,将耶路撒冷由地中海沿岸的一个殖民国家扩张为占据整个叙利亚的强大王国,脱离了教廷的控制后,耶路撒冷王国成为了近东十字军国家的宗主国,和建立之时相比,他们更加本土化,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贸易、军事、文化上都深度依赖东方的罗马帝国。
鲍德温七世亟待改变这一局面,小亚细亚的叛乱背后就有他的唆使和鼓动,而艾德蒙一世的登基被他视为机遇,他想要在艾德蒙一世立足未稳时出击,以此摆脱罗马的控制,他将艾德蒙一世视为猎物,而艾德蒙一世也同样如此。
双方的矛盾导火索是塞浦路斯岛,适逢阿莫利二世无嗣而终,双方都宣称自己对塞浦路斯拥有主权,是以战争一触即发。对比双方的纸面实力,鲍德温七世执政多年、积威深厚,且在阿克等重镇建立了强大的舰队,与之相对应的,是艾德蒙一世几乎没有水战的经验,他的帝国内部也并不稳固,且自从西蒙一世征伐西西里的计划流产后,罗马已有多年不曾经营舰队,若要依赖雇佣军作战,代价无疑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