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那件外套是我先看的。”东西有人抢才稀罕,年轻家长手里拿着挑好的连衣裙不敢松手了,眼睛却是看着被装进袋里的外套。
陈霖心下一喜,忙道:“这款还有两件,您稍等一下。”
剩下的两件也给拿了出来,一件给了年轻家长,剩下一件挂起来,“这款就最后一件了,家里也没存货,要买就抓紧了。”
话音刚落,这件也被另一人眼疾手快地夺了过去。
有了个好开头,后面就陆续开了单,陈霖也没忘给付钱了的客人提一句,“旁边我朋友卖的发饰也不错,感兴趣的可以多看看。”
其实都用不着陈霖帮推荐,杨娟的小摊比她的热闹多了。陈霖一开始还不太放得开,而杨娟已经吆喝开了,卖的小东西都不贵,来买的很多人给自己买还给孩子买,一下子就是好几个。
倒是陈明理的文具小摊买的人少很多,在家长眼里,文具再好看也是不当吃不当穿的,和孩子的文具有什么差别?
陈明生和李万年帮着陈霖和杨娟补货或是收钱,过了一阵,他们也能开口招呼人来看一看、瞧一瞧了。
陈霖和他们说过这些衣服的批发价,一件衣服的利润在二十多到三十多,一个月能卖出三十件衣服,减去各种成本,剩下的纯利润也比他们出去打工好。
陈明生和李万年是真实地心动了。
学校的铃声一响起,围在摊子周围的家长渐渐散开,但也不少刚来的家长往这边看。陈霖刚给客户找了钱,接着就拿出喇叭按下快关。
“海市来的新款衣服,牛仔外套六十一件、毛衣五十一件、连衣裙四十一件,买多优惠多。”
“新款发圈、发卡、发箍,梦幻手链、手串,清仓大甩卖”
“电动小汽车、超人玩具、卡通笔盒、卡通橡皮擦、卡通”
一个大喇叭,三家广告。在嘈杂的声音里格外突出。
新奇玩具和卡通文具对小学生有致命吸引力,上初中的小姑娘更喜欢小饰品。
“妈妈,我想买玩具!”
“不行!家里那么多玩具还不够你玩?”
“呜呜呜,我没有电动小汽车!”见妈妈不肯松口,小胖子改变战术,“我不买玩具了,我买卡通笔盒!妈妈,妈妈,给我买一个吧。”
家长被缠得没脾气,又想着买文具总比玩具有用,只能顺着孩子的意过来。
有一就有二,不少小学生连撒娇都不肯,拉住家长就急冲冲地跑过来。也有的撒泼打滚,反正就是要去买,没有玩具也要有个卡通文具。
小饰品的摊子就没那么闹腾,多是三四个小姑娘凑一堆在一起挑挑选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