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的现代人在弹幕上指指点点,全年无休007的中央秦吏和明朝的官员们是真的沉默了。
秦吏:谁家好人一旦做错就是重刑啊?!
洪武时期的明朝官员:谁家好人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牛多、待遇比猪差,一年还只休息三天啊!
虽然但是,即使伍爱华说了,秦朝和明初的官吏也不敢多话。
修长城警告!扒皮警告!
感慨完人家的待遇,伍爱华才继续说道:“我当年学历史的时候,三省六部,永远都是能记得六部,但是记不住三省。”
“可能是因为唐朝后来的朝代也沿用了六部,但是基本没怎么沿用三省?”
“其实从设置上来说,隋朝的三省制度还算科学,虽然不是我们所说的三权分立,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相权。”
“从这方面来说,三省制度绝对是个成功的制度,毕竟我们都知道,封建集权就是帝王在不断削减相权扩大皇权的过程。”
“这三省分别是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其中内史省原本应该被称为中书省,但是隋朝因为避讳改名,唐朝不需要避讳,因此也就直接叫做中书省。”
“不同于礼部、吏部、刑部、户部、兵部、工部这一类能够望文生义的名称,三省的名字放在那里,是很难看出大家各自的职责的。”
“中书省的职责是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这是一种集体宰相制度,相比于之前单一宰相,或者左右相,进一步弱化了相权。”
“说起来,隋唐皇帝的政务数量在历朝历代中都排不到前列,也有集体宰相能够帮忙干掉大部分活的原因。”伍爱华摸了摸下巴:“后来明朝成立内阁,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国家也能正常运转。”
“说到底,就是因为宰相们行使了一部分权力,自然也就分担了一部分工作,而如果不想要丞相这种职位分权,那么皇帝肯定会很累。”
“比如说废除了宰相制度的大明开国皇帝老朱,据说是一天工作十个时辰以上的猛人。”
【那可不,就这个工作量,老朱他还活到了七十多】
【朱家绝对有长寿基因,后来朱高煦朱瞻基早死肯定是因为过于肥胖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想想老朱,那就是天选打工人啊!童年给地主放牛,少年父母双亡,灾害之下就没有吃饱过,青年天下大乱,从小兵小头目做起,冲锋陷阵一线拼杀,打仗打到中年当了皇帝,夜以继日每天肝,皇后太子嫡孙都死在自己前面颇受打击,就这样还活到了七十多……不敢想象他但凡养生一点,是不是能突破八十九十一百岁】
看到这里的朱元璋再次破防:老妻和大儿怎么都抛下自己先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