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楔子(2/2)

不远处就是繁州大学的正门,大门高大宽阔,钢筋镂空的校徽立在正中央,庄严得像一座纪念碑。门口聚集着来来往往的新生和接送的家属,地上摆满了行李箱,喧嚣与热浪扑面而来。

苏晚的行李不多,只有一个小巧的黑色行李箱。他下车后拎出来,轻巧地拖在身后。

天气太热,谢临夏早早脱下了外套,只穿着里面的白色吊带背心,她重新带上黑口罩和帽子,两只大眼睛落在外面,长睫毛轻轻颤动。

一只手自然地勾上苏晚的手臂,就像几年前他们还常一起上街时那样,熟稔又亲昵。

几年的分别,仿佛根本没有在他们之间留下什么疏离。她还是那个她,眼神清亮,说话干脆利落,对他总是毫无保留。苏晚知道,在谢临夏这里,从对他没有什么见外的距离。

哪怕他们的家庭早已支离破碎,哪怕他们在法律意义上早已“互不相干”,可那种从小连结着的血脉、情感和信任,仍旧把他们紧紧缠在一起。就像方才在人海中一眼认出对方那般——这是远超过言语和记忆的某种感应。

“我还是第一次来临大,”她仰头望着繁大的校门,轻声道,“没想到这边弄得比我们学校还好。”

“姐姐?”苏晚转头。

谢临夏摇了摇头,笑着掩饰,“没事,有点羡慕罢了。”

校园里,人流如潮。临时搭建的迎新站遍布操场,各个院系、专业的摊位如同集市一样热闹。苏晚找到自己专业的报到处,拿上学生证和入学资料,转身看向她。

“姐姐,我先过去报个到,你在这边帮我看一下行李。”

“去吧,姐姐在这里。”

她站在树荫底下,守着他的小行李箱,不远处的草坪上,阳光照着地面,树影斑驳。

不一会儿,苏晚从报到处走回来,却看到两个男生正围在谢临夏身边搭话,而她则淡淡微笑着回应,脸上不显排斥,也不显亲近。

“学妹,要不要我们帮你把行李送到宿舍楼?”

“是啊,你看你带这么多行李,一个人肯定太累了。”

“多谢你们的好意,”看到苏晚的走近,谢临夏忽而一笑,手自然地勾上苏晚的胳膊,语气从容,“但行李我们自己会搬。”

两个男生显然没想到她不是独自一人,脸上瞬间写满了尴尬和失望。

“既然学妹不需要我们帮忙,那我们就先走啦。”说完匆匆离开。

“我就说这么漂亮的女生一定有男朋友,你还傻乎乎凑上去。”

“我看她一个人嘛……”

谢临夏似乎也听到了,神情未改,只轻轻笑了笑。

这样的话,他们听得多了。

现在的事,就是去宿舍报到了。

路上,苏晚忽然回忆起车上的那段对话。谢临夏曾提过,她和谢知夏在繁州市的龙然区买了一套房子,本来是想让苏晚别住校,她们给他预留了房间,直接搬去和她们一起住就行。

“离学校远是远了点,但比起挤宿舍,总归要舒服些。”她当时说。

但因为特殊的家庭状况,要办理校外住宿手续繁琐麻烦,而且龙然区距离繁大也不算近。最终,苏晚还是决定住校。

“周末去你们那边住可以吧?”

“当然可以。”谢临夏虽有些失落,但听他这么说,心里还是高兴起来。

男生宿舍楼就在主教学区的边缘,是新修的一栋五层楼,外墙雪白,窗户齐整,楼前还有小花坛,似乎刚刚建成不久。

他们站在楼下,仰头看了看宿舍楼。

“还挺新的,比我们以前那个破旧宿舍楼强多了。”谢临夏看着宿舍楼感叹道。

“姐姐,走啦,进去了。”苏晚推了她一下。

宿舍楼内大厅开阔,约有一个篮球场大小,两侧各放着几台自助贩卖机,正对面是一张老式木桌,一台黑色笨重的台式电脑被安置其上,一位中年宿管阿姨正在键盘上敲敲打打。

来报到的新生陆陆续续,有人拖着行李,有人东张西望。偶尔有几位男生往他们这边投来好奇的目光——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望向谢临夏。

她戴着帽子和口罩,穿着宽松的衬衫和牛仔裤,打扮得低调极了。可她天生丽质,哪怕遮住大半张脸,那身形气质和眼神,依然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谢临夏对这些早已习惯了,神情淡淡,懒得在意。

苏晚将刚从操场领到的学生证明递给宿管阿姨,对方确认完身份,便从抽屉里摸出一串钥匙递给他:“416,右边那栋楼,上四楼。”

“谢谢阿姨。”

刚转身准备上楼,身后就传来细细碎碎的议论声:“开学还带女朋友来?真行啊。”

苏晚无奈地笑了笑,眼角余光看向身旁的谢临夏。她一点没受这些话影响,反而脚步轻快地蹦上楼梯,像个没心没肺的大孩子。

他们提着行李来到416宿舍门前,门虚掩着,似乎已有室友到来。苏晚轻轻推门而入。

四人间的宿舍,标准配置——上床下桌,木制结构看着还算结实。阳台在最里面,旁边是一间紧凑的卫生间,里面放着一台洗衣机。靠窗的一张床已被铺好,床头挂着一串风铃,随着风轻轻响动。

谢临夏终于脱下帽子和口罩,四下张望,好奇极了。

“这还是我第一次进男生宿舍欸。”她站在原地,像个观光游客,“也就只有开学的时候,亲属才能进来吧?”

苏晚笑着没说话,跳上自己被分配到的床铺开始铺床。行李并不多,几件换洗的衣服和床单被套,动作麻利利索。

这时宿舍门被推开,一个身形略高、拎着黑色大号行李箱的男生走了进来。他满头大汗,长发微卷,还染成了浅棕色,耳朵上挂着一只银环,风格十分鲜明。

男生一进门,第一眼就看到了谢临夏。

他显然一愣,像没反应过来男生宿舍里怎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女生。他站在门口怔了几秒,才硬是把注意力从她身上挪开,笑着向苏晚打了个招呼:“你好,新室友?”

“你好。”苏晚也笑着回应。

可男生的视线还是忍不住时不时地飘向谢临夏。后者察觉到了,不悦地撅了撅嘴,迅速戴上口罩,嘴里嘀咕:“小晚,快点收拾完,等会儿带你去吃好吃的。”

“知道了,知道了。”苏晚笑着回应。

不一会儿,其他宿舍家长也陆续赶来,一时间宿舍变得热闹非凡。拖拉行李、嘈杂的问候、父母的叮嘱……在混乱中带着一种别样的温暖。

傍晚时分,繁大的后园静谧清幽,古色古香。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之间,中心一池碧水微微荡漾,倒映着晚霞与垂柳。

偶有情侣牵手在小径上散步,轻声细语中带着刚开学的新鲜感。

苏晚和谢临夏并肩走着,她一如既往地挽着他的手臂,眼睛左看看、右瞧瞧,忽然神色有些低落。

“怎么了,姐姐?”苏晚察觉到。

“没事,就是有点恍惚。”谢临夏轻声说,“毕竟我们分开了五年,忽然你又回到我身边……感觉有点不真实。”

苏晚微微一笑,“这五年,临夏姐和知夏姐过得还好吗?”

“挺好的吧,从大学毕业后,我和她……也算事业有成了。”谢临夏顿了顿,语气中带着点自嘲,“知夏最近开始正式接手公司的业务了,我嘛……也算顺利。”

“临夏姐你现在在做什么?我好像在网上看到过你。”苏晚小声问道。

谢临夏眼睛顿时亮起来:“最近在拍一部民国剧,叫《风起青萍》,你有听说过吗?”

苏晚挠了挠后脑勺,犹豫地说:“看过一点吧?”

“都还在拍,你是怎么看到的?”谢临夏眯起眼,有些狐疑。

苏晚一愣,发现自己说漏嘴,连忙赔笑道:“就……刷到一点点花絮,真的只有一点。”

谢临夏才收起怀疑的眼神,接着问:“那《恋恋时光》你看过没?”

苏晚乖乖摇头:“这……没看过。”

“这部剧没那么火啦,你们男生没看过也正常。”谢临夏失落地叹了口气,但片刻后又开心起来,紧紧挽住苏晚的胳膊,“不过你知道吗?《风起青萍》我是女主角哦!”

“哇,厉害呀。”

“当然厉害,到时候带你去剧组看看。”

“嗯。”苏晚点头,心中忽然一阵温暖。

他顿了顿,又问:“临夏姐,你怎么联系到我的?我那天突然收到你消息,还以为是诈骗……”

“是知夏姐给的你号码。”谢临夏轻描淡写地道。

“知夏姐?”苏晚一脸惊讶。

“嗯。”她轻轻应了声,然后反问:“那你呢?你这几年……过得还好吗?”

苏晚还没来得及回答,身旁忽然有个男生急匆匆经过,不小心撞了谢临夏一下。她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小心!”苏晚扶住她。

“对不起对不起!”男生连忙回头道歉。

谢临夏揉了揉被撞的胳膊,摆摆手,“没事。”

“保护好你的小女友。”

路过的男生笑着丢下这句话,挥了挥手,转身离开。

谢临夏愣了一瞬,眼神还追着对方的背影,嘴里小声重复着:“小女友吗……”

她低头喃喃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像是被这句戏言撩拨了什么心绪。

苏晚就在她身边,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姐姐和我这么亲近,关系都会被理解错也没办法的吧。”

谢临夏撇嘴,不高兴地看着他,睫毛轻颤:“怎么,小晚不能当我的男朋友吗?”

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点若有若无的调侃,“我记得小晚在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可是吵着闹着要和姐姐谈恋爱来着。”

苏晚一时没接话,眼睛眨了眨,那段记忆却一下子涌了上来。

那是他刚刚开始对“恋爱”这个词有了模糊意识的年纪,身边的同学开始偷偷讨论谁和谁是“情侣”,哪怕只是放学时互相多说了几句话,都能被当成绯闻大事。他懵懵懂懂地觉得,既然谈恋爱是种被羡慕的事,那他也想试试看。而最让他依恋、最温柔也最纵着他的那个人,就是临夏姐。

知夏姐虽然对他也很好,但她给他的感觉总有一种远远的疏离感,冰冷又刺骨,小的时候不明白她为什么总是沉默不语,长大后苏晚才隐隐的理解了她。

而临夏姐呢,她笑得热烈又阳光,想让人亲近她,愿意陪他玩过家家,不管他是当爸爸还是当丈夫,她都笑着应下。他胡闹,她哄着;他撒娇,她接着。那时的他只觉得,临夏姐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另一半”。

现在想来,幼时的那点感情稚嫩得像是风里一吹就散的蒲公英,但也真实得令人心口一暖。

而此刻,临夏姐的目光却柔软又复杂地落在他脸上。她没有说话,只是忽然靠近了半步,悄悄牵住了苏晚的手,十指缓缓交扣。

苏晚微微一怔,侧头看她。

谢临夏笑了,眉眼弯弯,像是盛夏光影下绽放的花,明艳却安静。

苏晚没有松开她的手,也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望着他们交握的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