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道主 第718节(1/2)

<dt css="rd">

&esp;&esp;这是文道神通·笔落春秋,是王正传在编写《龙虎仙君传》这本奇书之后,得竹简反馈,引得冥冥中的气运加持,耗尽一生底蕴,机缘巧合之下参悟出的一道神通,其以文道演化宙道之力,很是神异,可将曾经发生的事情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再次重现。

&esp;&esp;这一神通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什么用,顶多用来记录一些隐秘的事迹,但一些特殊情况下其也会展现出恐怖的力量,因为有些事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天地间还会有一些力量残留,在其神通的牵引之下,这些残留的力量就会凝聚而来,留存于文字之上,比如现在。

&esp;&esp;因为这件事刚刚发生,在王正传运转这一神通之后,作为故事的主角,张纯一残留于天地,将散未散的力量就被王正传引动,落于文字之上,让其拥有了真实不虚的力量,这一神通的神异可见一斑。

&esp;&esp;苍穹之上,张纯一有所感应,垂下了目光。

&esp;&esp;看着奋笔疾书的王正传,张纯一眉头微挑,颇感意外。

&esp;&esp;“参悟出了一道精妙神通吗?竟然蕴含宙道玄妙,倒是少见,目前只是一道真神通,但潜力不俗,已然有了化作大神通的趋势,只是这记录的内容···”

&esp;&esp;看了一眼竹简上的文字,摇摇头,张纯一收回了目光,不再关注。

&esp;&esp;而对于这一切王正传一无所知,他依旧专心致志的书写着,随着不断书写,其手中笔越来越重,好似握的不是一支笔,而是一座神山,让其下笔越来越艰难。

&esp;&esp;“还是不行吗?我这一身道伤终究成为了我的阻碍!”

&esp;&esp;咬牙坚持,汗如雨下,王正传心中有了一丝不妙的预感,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感觉手中笔一轻,那原本难以引动的力量在这一刻自发蜂拥而至。

&esp;&esp;“难道···”

&esp;&esp;心中产生了某个猜测,大喜,王正传抓住机会奋笔疾书,将之前的种种灵感化作真实不虚的文字。

&esp;&esp;当一个完美的句号画上,王正传心中大石落地,一时间心中文气升腾,竟然陷入到了悟道的状态之中,那沁人心脾的墨香传出很远很远,在草木上,石板上留下一道道浑然天成的痕迹,仿佛在记录什么。

&esp;&esp;许久之后,归于清醒,王正传手握竹简,对着龙虎山躬身一拜。

&esp;&esp;“多谢仙君成全!”

&esp;&esp;经此一遭,对于笔落春秋这一神通有了更深的领悟,王正传明白,若非张纯一这位故事中的主角默许,以他现在的状态根本不可能将这个故事记录下来,因为里面涉及的力量层次实在是高了一些,若是强行为之,很有可能会遭受反噬,甚至直接陨落,写书也是会死人。

&esp;&esp;笔落春秋这一神通虽然神异,但也有着不少的限制和禁忌,比如一些隐秘流传的古老隐秘,以王正传的身份也是知道一些的,但写了也没有什么用,因为年代过于久远,那些残留的力量早已消散,除了不朽之外,世间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长存,若真的有力量残存,那王正传更不敢写了,因为这代表这种力量的层次极高,足以压死他。

&esp;&esp;最为重要的是故事来源于生活,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想要笔落春秋发挥出作用,他写的故事必须符合最起码的事实才行,如此才能引动那些残留的力量,而在时间的侵蚀之下,那些隐秘传闻有很多早已面目全非。

&esp;&esp;而对于王正传的感谢,张纯一并没有理会,此时此刻他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中土的变化之上。

&esp;&esp;“截!”

&esp;&esp;某一刻,时机成熟,以异宝·玄元天心锁锁住中土,张纯一手握朱红葫芦,神合无生,对着冥冥中的虚无轻轻一斩。

&esp;&esp;咻,以智慧统御四杀,超然而上的彼岸剑光悄然落下。

&esp;&esp;咔擦,清脆的断裂之声响起,冥冥中有某种东西被张纯一斩断了,那是难以捉摸的天命,阴盛阳衰,鬼道大兴,这是大势,这是天命,而如今张纯一却以炼天化地的大神通炼化中土,平衡阴阳,生生改写了大势,让原本的天命震荡,并在其消散之前以剑斩落,彼岸之剑,不在算中,就算是天命也可斩。

&esp;&esp;下一个瞬间,手中造化炉开,张纯一将截取的天命收入炉中。

&esp;&esp;“多年谋划,终有收获。”

&esp;&esp;炉盖合拢,混元无漏,见炉中湛湛青光,从中窥见芸芸众生,见中土未来一角,感受其玄之又玄的命运气息,张纯一的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esp;&esp;天命花,炼制第二天命丹的主药之一,此花万古难见,想要自然孕育近乎不可能,需要先截天命以凝聚花种,而后顺应天命,得天命之力加身,浇灌其种,如此方可让其开花。

&esp;&esp;“炼!”

&esp;&esp;斡旋造化运转,炼炉中天命,张纯一将其化作一粒真种,自此他离炼制第二天命丹又近了一步。

&esp;&esp;第1375章 天地桥

&esp;&esp;中土,龙虎仙君挽天顷,镇大魔,扫阴邪,重定阴阳,再造朗朗乾坤,万灵为之欢欣鼓舞,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之下,整个中土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自此中土迎来真正的安宁,其上有龙虎山镇压,中有长生道盟监察四方,三千神灵运转山河,下有大炎王朝发展民生,当真是日月昭昭,乾坤朗朗,在现在的大环境之下,这可以说是太玄界中的独一份,着实令人艳羡,毕竟阴冥纪元之下,鬼道大兴,万灵蒙难,九成九的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esp;&esp;而就在中土归于前所未有的秩序之时,外界却因此掀起了惊涛骇浪。

&esp;&esp;东海,建木之巅,观中土气象,玄武大圣久久不语。

&esp;&esp;“以天地为烘炉,重炼阴阳,没想到这位龙虎仙君竟然在天地二道上有如此造诣,当真是异数!”

&esp;&esp;洞悉根本,哪怕活过了漫长岁月,见惯了大风大浪,在这一刻,玄武大圣心中也忍不住泛起了巨大的波澜,大道三千,天地二道是其中极其特殊的两种,古往今来少有人能领悟,更不用说汇聚一身了。

&esp;&esp;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位站在玄武大圣身侧,鹰扬眉,国字脸,身形挺拔,穿紫衣、戴玉冠的道人开口了,其正是山海仙宗的道子·王一,不知何时其已然悄悄登临地仙之境,走在了他们那一代靠近前列的位置。

&esp;&esp;“这里面还蕴含丹道玄妙,张道兄未来或许可为丹道再开前路。”

&esp;&esp;话语低沉,王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双眸中有大千镜浮沉,宝光流转,很是不凡,其好似看到了某种可能。

&esp;&esp;听到这话,山海仙宗在座诸位仙神尽皆目光微动。

&esp;&esp;丹道虽然是小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对于修炼有着极大的助力,对于这一点,在座之人深有体会,天变之后,人族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起来,道消魔涨之下,山海仙宗也受到了影响,之所以还能维持修行,除了他们有天尊在位可以镇压气运,并不断斩妖除魔收割气运之外,丹药的加持也功不可没。

&esp;&esp;自从牵头于东海组建丹盟之后,山海仙宗受益不浅,特别是中下层,若丹道真的能再做突破,那么所有修行者或许都将因此受益。

&esp;&esp;“中土已经重炼阴阳,这充分证明这条路是可以走通的,我们也需要加快进度了,王一,你的责任很重。”

&esp;&esp;神色肃然,玄武大圣将目光投向了王一。

&esp;&esp;听到这话,其余人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王一,东海环境恶劣,不利于修行,山海仙宗也一直在想办法改变这一情况,最终他们计划以建木为主体,炼制一件特殊的仙器·天地桥,沟通东海这片天地,吐纳阴气,而后通过建木将其转化为阳气再返还回去。

&esp;&esp;如此一来,东海人族的生存环境将大大改善,猖獗的鬼物也能得到压制,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山海仙宗花费了不小的代价助王一登临地仙,要知道现如今道门虽然看似依旧风光,但实际上颓势已显。

&esp;&esp;除了龙虎山这个异数之外,第二次天变至今,道门其余仙宗根本没有几位新的地仙出现,要知道苦熬纪元末劫,道门中有许多人都等着这一天,而之所以迟迟无法跨出这一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气运。

&esp;&esp;若非之前道门主动掀起魔劫,收割了不少气运,今时今日这一状况或许还要更加糟糕,在这样的情况下山海仙宗强推王一成就地仙花费的代价可并不小。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