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道主 第806节(2/2)

&esp;&esp;“不过是区区三枚果子而已,并不算什么,只希望你们好生修行,早日登临天仙之位,不辜负你们老师以及我的一片苦心。”

&esp;&esp;语重心长,道初模仿黑山的样子,尽显肃然。

&esp;&esp;听到这话,看着这样的道初,庄元三人对视一眼,再次躬身应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道初的话语声再次响起。

&esp;&esp;“吾道大成,观沧桑之变,知万灵之苦,本龙心善,却是见不得这些,所以准备开讲大道,渡众生之苦。”

&esp;&esp;面色越发肃然,将自己的小胸脯挺的高高的,做出一副心怀天下的模样,道初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esp;&esp;“道初师叔是要召开成帝庆典吗?”

&esp;&esp;眉头微皱,白芷凝第一个开口了,无论是天仙还是妖帝的成就都千难万难,每出一个都可开创一个道统数个纪元的辉煌,是一等一的大事,所以按照古制,天仙与妖帝成就之后往往都会召开庆典,昭告天下,普天同庆。

&esp;&esp;只不过龙虎山一脉自张纯一而起,却都没有这个心思,所以庆典往往也只局限于内部。

&esp;&esp;听到这话,道初摆了摆自己的爪子。

&esp;&esp;“庆不庆典的不重要,我不是那种爱慕虚名的龙,只是我想讲自身之法,救众生之苦,所以人越多越好。”

&esp;&esp;话语依旧低沉,目光微动,道初瞥了一眼白芷凝。

&esp;&esp;四目相对,白芷凝心领神会。

&esp;&esp;“师叔有如此善心,弟子当效犬马之劳,相信万灵知晓师叔如此心意,必定感怀,届时四海八荒当有万仙来朝之景。”

&esp;&esp;神色激动,白芷凝躬身拜倒,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给出了自己的承诺。

&esp;&esp;听到这话,道初再也绷不住了,龙脸上流露出了明显的喜悦,双眼闪闪发光,在这一刻,庄元、张成法也和白芷凝一样悄然垂下了目光。

&esp;&esp;片刻过后,道初终于收敛了所有的欢喜,不过那上翘的嘴角还是表明它的心情很是不错。

&esp;&esp;“为了众生就苦一苦我吧。”

&esp;&esp;甩甩尾巴,留下一句感叹,道初的身影消失不见,它要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了,这一次它却是要好好讲上几句,为众生谋福祉。

&esp;&esp;“道初师叔天性率真,实为我辈楷模。”

&esp;&esp;“心怀天下,这才是我辈修行者应该有的风范。”

&esp;&esp;眺望道初离去的方向,你一句我一句,白芷凝和张成法发出了感叹。

&esp;&esp;见此,庄元摇了摇头。

&esp;&esp;“道初师叔真的走了。”

&esp;&esp;闻言,对视一眼,三人相视而笑。

&esp;&esp;第1584章 炼道

&esp;&esp;无边混沌,十颗桑葚入肚,张纯一周身的气息被沧桑浸染。

&esp;&esp;压抑自身金性,张纯一主动融入这沧桑气息之中,去感悟时间变迁,万物生长,天地演化。

&esp;&esp;修行不到三千年修成九重天大神通,凝练虚幻金性,半步迈入不朽之门,张纯一之成就堪称旷古烁今,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相比于其他修行者他少了一分沉淀,少了一分阅历,要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活得久本身也是一种修行。

&esp;&esp;万物皆是道,花开花谢是道,水涨船高是道,风吹过是道,雨落下同样是道,这些道虽然细碎如微尘,对于修行者并无大用,但看的多了,终究是一种积累,到了某些关头会有不可思议的妙用,而张纯一因为修行太快,站的太高,所以反倒忽略了很多随处可见,被人习以为常的细节。

&esp;&esp;时间流逝,不知过了多久,张纯一周身的沧桑气息开始缓缓淡去。

&esp;&esp;“纪元之变!”

&esp;&esp;一声轻叹,张纯一悄然睁开了双眼,其眸澄澈如初,不染丝毫尘埃,其心无悔,就算是纪元之变也无法动摇其心分毫。

&esp;&esp;道初成道之后在沧海桑田中发现了沧桑这种奇妙仙珍,第一时间自然是来献宝,然后和几只妖物分了分,这每一颗桑葚都蕴含了一万两千九百六十年岁月,十颗恰好合纪元之数。

&esp;&esp;同时使用十颗相连的桑葚就恰好可以感悟纪元之变,以一个纪元的沧桑之气洗礼己身,对于打磨神魂,淬炼道心都有极大的好处,当然,想要同时服下十颗桑葚对于修士自身也有着极高的要求,不然很容易被沧桑所迷,坏了自身根基。

&esp;&esp;事实上张纯一道心无悔,又凝练一点虚幻金性,沧桑对他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大用,但张纯一却想借此观纪元之变,见证万物生灭,天地演化,以纪元沧桑之气洗练自身,抹去那一抹浮躁,看清一些自己不曾注意的东西。

&esp;&esp;“逐道何为?我一直行走在我自己的道上。”

&esp;&esp;映照己身,太上丹经的种种经意在张纯一心间自然流淌,十二分卷合一,化作一卷完整的天书,只不过名字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太上丹经变成了太上炼道录。

&esp;&esp;太上丹经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丹书,但其根本却在一个炼字,丹仅仅只是炼表达的一种方式,炼丹是炼,但炼却不仅仅是炼丹。

&esp;&esp;“炼万物之变,得大道玄机,这就是我的道,我很早很早以前就踏上了这条道,我体内这颗金丹就是最好的证明。”

&esp;&esp;体内太上金丹绽放光辉,圆满无碍,堪破心障,终见己道,张纯一心中有大欢喜泛起,在这一刻,太上天轰鸣,张纯一曾经凝练的大道之根在这一刻重新浮现,并且开始进一步演变。

&esp;&esp;以天为盖,以地为基,以雷霆贯穿天地,演化炉身,以人居其中,调和阴阳,以风火为助,化做双耳,一方三足两耳,内藏日月的烘炉悄然凝聚,这才是张纯一真正的道基,而这方烘炉正是一个道文,是炼道最初的源头,炼道之法皆由此而生。

&esp;&esp;“炼道未立,本质依旧是虚幻的,这烘炉看似凝实,实则是各道堆砌而成,看似完美,实则破绽极多,它们的本质依旧是人,是天地,是阴阳,是雷霆,是风火,唯独不是炼。”

&esp;&esp;直视自身道基,张纯一心中生出了明悟,其根基虽然已经初步凝聚,但充其量就是一颗种子,还经不起太多的风雨,唯有他真正立道,成就太乙之数后,这方道基才会真正化作实质,那时炼道才会真正出世。

&esp;&esp;“炼道最根本之处在于炼大道玄机,万物皆可炼。”

&esp;&esp;明悟己道,张纯一的气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再看茫茫混沌,他的目光再不相同,天地万物是道,混沌同样是道,只不过混沌之道表现形式有别于天地之道而已,但它们的本质和根源却是一样的,因为天地本为混沌所生。

&esp;&esp;“我之炼道虽然尚未真正立道,但也可以勉强一用了。”

&esp;&esp;一念万千生灭,炼字入心,一道旧有的神通开始在张纯一的心中蜕变。

&esp;&esp;咻,随手一挥,张纯一将用来垂钓的鱼竿收了回来,一时间一轮黑日自混沌中升起,那是天鬼,在经历了一次混沌侵蚀之后,其本质发生了些许转变,内里天地已经千疮百孔,有丝丝缕缕的混沌气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