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若能化身为人,得一点人性,参悟这八十一种变化,对妖来说绝对是不小的机缘,而等到炼气一道真正出世,人族的修行优势将会进一步放大,彻底碾压妖族。”
&esp;&esp;“世间万灵不论种族,皆慕强厌弱,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妖族还是其他种族都会自发向人族靠拢,成为人族的一部分。”
&esp;&esp;“待到万灵如人,这世间的气象或许就可以变一变了。”
&esp;&esp;念头生灭,张纯一好似看到了某种未来,不过很快他就将这个念头斩灭了,这里面却是涉及到了一些禁忌。
&esp;&esp;“八十一种变化出世,炼人道种烙印其中,万灵参悟其中变化便是在践行我的炼道,有其作为补充,我之炼道的成长将会进一步加速。”
&esp;&esp;目光投向人海深处,张纯一将八十一道真形烙印其中,有缘者心神勾连人海,自然有机会窥得这八十一种变化。
&esp;&esp;事实上在之前八十一化于天地间显化的时候,已经有无数强者尝试临摹,虽然玄妙远不及这原始真形,但同样有几分不凡,若是用心参悟,同样有机会修成人道变化,参悟出妙法,比如那妖族中就有一些妖物临摹至人相,从中参悟出了化形之法。
&esp;&esp;“我人族当兴!”
&esp;&esp;感受到冥冥中的变化,挥手隐去人海,张纯一的身影悄然隐没。
&esp;&esp;看着这样的一幕,在那龙虎山中,王春秋奇异的捕捉到了张纯一留在天地间的些许痕迹,窥得了些许真相,顿时心神大振,奋笔疾书起来。
&esp;&esp;“龙虎历五千年,新的时代到来,十天同耀,大劫将起,道尊感人族势弱,不忍众生罹难,遂以身护人族,与天争命,强炼人海,为人立道,后又穷极人道之变,合天地大道之真,悟八十一化,长人族底蕴,奠定人族根基,世人感其恩德,尊其为人祖。”
&esp;&esp;笔落春秋,写历史之变,一丝丝玄妙的力量在王春秋笔下凝聚。
&esp;&esp;在其最后一个字落下的瞬间,冥冥中的气运垂落,勾连他体内原本就存在的某种特质,让其在这一刻悟透了八十一种真形中的蛇人相,此相虽不及天人、神人、至人三相特殊,但顺承的却是宇宙二道,极其强大。
&esp;&esp;“春秋气,蛇人相!”
&esp;&esp;人身变化,生出蛇尾,王春秋的气息在这一刻顿时一变,不经意间多了无尽沧桑,好似一位活了漫长岁月的活化石,其仅仅只是立在那里就好似与时空产生了交叠,隐隐超脱世外。
&esp;&esp;这就是蛇人相的玄妙,此相一成,生灵与宇、宙二道的距离顿时被拉近,从理论上讲此相是可以帮助生灵修成时空大道,证就天仙的。
&esp;&esp;当然,想要达到这一步蛇人相的修持必须归于圆满才行,唯有那样的蛇人相才能帮助生灵凝练时空道体,而如今王春秋的蛇人相不过是初窥门径而已,距离圆满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个过程不仅考验他的悟性,还需要他投入诸多的资源,好在这对王春秋这位龙虎山真传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esp;&esp;事实上修炼太上八十一化最难的一关就是入门,王春秋能够一蹴而就主要还是因为其神通特殊,能借笔落春秋之力勾连张纯一留在天地间的道韵,从而得到了人道的一点垂青,再加上他自身底蕴不俗,这才顺利参悟了蛇人相。
&esp;&esp;“弟子拜谢道尊!”
&esp;&esp;隐去诸般变化,重新化作纯粹的人类之躯,面色郑重,王春秋对着天外躬身一拜,他很清楚这机缘到底来自何处,若没有张纯一应允,哪怕他有笔落春秋也不可能引动其留下的些许道韵。
&esp;&esp;无有应答,片刻过后,王春秋缓缓直起了身。
&esp;&esp;“有道尊恩泽,天仙大道便有了一线曙光。”
&esp;&esp;手握《龙虎道尊传》,王春秋那张平凡的面容上忍不住流露出了一丝笑容,就算他道心坚毅,得此机缘,依旧忍不住心神动摇,其虽然不喜欢争斗,但同样渴望长生,不朽之位不敢奢望,但天仙道果总归是要争取了一下的。
&esp;&esp;不过天仙难成,就算他天资不错,又是龙虎山真传,无论是功法传承还是修行资源都是上上,也没有几分把握成就天仙,直到这蛇人相出现才真正让他看到了曙光。
&esp;&esp;“若弟子有缘成就天仙大道,得纪元之寿,定穷尽心血,为宗门编撰道书,记录宗门历史,传扬宗门荣光。”
&esp;&esp;手捧龙虎道尊传,感宗门恩德,王春秋暗暗立下了誓言,其念通天地,有几道目光悄然落下,有人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没有多做理会,也有人饶有兴致的看着他。
&esp;&esp;“此子倒是不错,可堪造就,其既然参悟了蛇人相,欲走时空之道,或可跟在我身边修行。”
&esp;&esp;南山之上,俯瞰现世,道初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心中顿时有了主意,它这龙最爱提携后辈,绝不是为了让对方跟在它身边,好书写它的光辉事迹,在宗门历史中占据主要篇章。
&esp;&esp;第1777章 众生智慧
&esp;&esp;太玄界,自张纯一立下人道之后,天下又平稳数十年,这一日浩然之气充塞天地,朗朗书声响彻虚空,众生皆诵儒圣之名。
&esp;&esp;“又有人掌道了吗?”
&esp;&esp;“没有天命垂落,这是再次有人以新法突破不朽了?”
&esp;&esp;“儒门儒圣,原来是他。”
&esp;&esp;异象动天地,追根溯源,一位位强大存在纷纷向八荒之一的蛮荒投去目光。
&esp;&esp;“却不知结果如何。”
&esp;&esp;观天地气象,不少人的眼中都露出了期待之色。
&esp;&esp;这些年太玄界先后出了太上、轮回、圣王、地君四尊不朽,盛况空前,远超过往,但真正算起来也唯有太上一位算是完全脱离了旧法的藩篱,另外三位都借助了天命的力量,并不纯粹,而儒圣则是张纯一之后的第二人,不求天命,自修成道。
&esp;&esp;天地异象已现,对方的突破必然已经接近尾声,看如今气象,成功的可能性不低,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没人出手阻道。
&esp;&esp;新法不朽虽然摆脱了旧法对于天命的需求,但相应的也失去了天命的庇护,若是有人出手阻道则会平添劫数,而此时此刻,在那冥冥之中也有不朽垂落了目光。
&esp;&esp;“人道出世,气运沸腾,选择此时乘势而起倒是一个聪明人。”
&esp;&esp;“再出一尊不朽,人道气运更盛,对我等而言倒是都有好处,自此以后人族的大兴便算是真正拉开了序幕。”
&esp;&esp;“大劫将起,混沌中的变化越发让人看不清,太玄界确实需要更多的力量。”
&esp;&esp;“话说这儒圣似乎与赢帝有几分因果,但这一次赢帝恐怕不会出手了吧,毕竟有个心眼不大的人一直在等着他,他若是出手显露了痕迹,被人抓住了跟脚,恐怕要吃些苦头。”
&esp;&esp;念头生灭,天外一片寂然,并没有人出手阻道,人道崛起,冲击天地原本的秩序,对他们这些探寻新道,立志超脱的人来说实际上是一件好事,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诸位不朽也渐渐发现了混沌中的变化,虽然到目前为止,情况还算可控,但这种趋势却让诸位不朽隐隐感到了不安。
&esp;&esp;福祸相依,大造化往往伴随着大危机,如今太玄界正在经历亘古未有之变,孕育着真正的大造化,相应的衍生出的劫数也非比寻常,就算是不朽金仙也要郑重应对,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esp;&esp;与此同时,儒圣的突破也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esp;&esp;其神念拔高,直入法则海,以自身道则为舟,以一点虚幻的金性为灯,驱逐黑暗,照亮前路,逆滚滚浪潮而上,追根溯源,寻找大道源头,初始还很顺利,势如破竹,但随着不断深入,他的步伐却不由慢了下来。
&esp;&esp;“法则海凶险无比,代表的乃是整个天地之力,随意的一点小波动放在个体上都是塌天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