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196节(2/2)

&esp;&esp;祝枝山只是抬眸扫了一眼。

&esp;&esp;张灵头也不抬,继续写文章,赶在第二个交卷。

&esp;&esp;“你出的题目太难了。”他一出考场,就和江芸芸抱怨着。

&esp;&esp;“你的也不赖啊。”江芸芸也跟着说道,“难写,觉得这个选题也不是很好,但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

&esp;&esp;张灵顿时得意起来:“我之前一晚上没睡都在翻书。”

&esp;&esp;“那你这个题目我是闭眼想出来。”江芸芸回怼道。

&esp;&esp;张灵被人将了一军,顿时气急。

&esp;&esp;“哎,小公子,里面在考试呢,不能进去。”门口有仆人出声拦人。

&esp;&esp;顾仕隆张望着:“江芸考好了,我就是找他的。”

&esp;&esp;“怎么了?”江芸问道。

&esp;&esp;“我想跟平安一起玩,但是他娘不让,你能和他娘说吗?”顾幺儿哒哒趴过来,仰头说道。

&esp;&esp;从四人开始模拟考开始,唐伯虎连走路都不敢走快,也不带着顾仕隆去外面玩了,自己也开始破天荒安心在院子看看书,赏赏花,主打一个闲情逸致。

&esp;&esp;顾仕隆在院子里晃了好几天,憋得实在难受,这才盯上了平安。

&esp;&esp;平安看上去像个娃娃,也怪好玩的。

&esp;&esp;江芸芸无情拒绝:“不行,你自己想办法,而且不能欺负人。”

&esp;&esp;顾幺儿生气:“太过分了,再也不和你好了。”

&esp;&esp;江芸芸不为所动,他只好含恨跑走了。

&esp;&esp;“怕平安伤到他?”张灵说道。

&esp;&esp;江芸芸面无表情道:“我怕幺儿没轻没重。”

&esp;&esp;张灵想了想:“也是。”

&esp;&esp;说话间,祝枝山和徐经也跟着出来了。

&esp;&esp;“这套题有点难了。”徐经叹气,“考的我信心全无。”

&esp;&esp;江芸芸笑说着:“那不是正好,先不说乡试也不考这个,若是真的考这个,那你可要谢谢枝山了。”

&esp;&esp;徐经一听,觉得非常有道理。

&esp;&esp;“劝人还是你行。”祝枝山笑说着。

&esp;&esp;“走吧,改卷子,改好后我们也能轻松两天,等待最后的大考了。”

&esp;&esp;众人点头:“走,改卷去。”

&esp;&esp;“等会。”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我们最后再说一遍我们的口号吧。”

&esp;&esp;她也不顾及他们答应了没,率先喊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esp;&esp;徐经眨了眨眼,也跟着说道:“春风吹,战鼓擂,今年乡试谁怕谁。”

&esp;&esp;祝枝山一点也不知道害羞:“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向前冲。”

&esp;&esp;张灵见状,可耻沉默了。

&esp;&esp;三人见他如此不合群,齐齐看了过来。

&esp;&esp;“说啊!”江芸芸一脸鼓励说道,“这可是考前誓师大会啊!一定要参加才有仪式感的!”

&esp;&esp;张灵欲言又止,那张雪白脸颊慢慢泛出红意。

&esp;&esp;“这里就我们。”江芸芸循循善诱,“就喊一声,喊了我们这次一定大获全胜!全员举人!明年会试!”

&esp;&esp;张灵心里格外挣扎,最后迫于她的许愿,呼吸了好几次,在众人的注视下,艰难开口,声如蚊呐:“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

&esp;&esp;江芸芸满意点头,率先离开:“走,改卷去,祝我们一举高中。”

&esp;&esp;祝枝山慢条斯理走在张灵身边,笑脸盈盈说道:“我就说你一定会说的。”

&esp;&esp;第九十二章

&esp;&esp;开考前两日, 衙门前贴了考试桌位的席舍图,四人溜达出门看位置,幸运的是谁也没轮到每房坑位附近的位置。

&esp;&esp;名单是随机编号的,江芸芸在甲号房, 比较靠前的位置, 徐经在丙号房正对大门的位置, 张灵和祝枝山运气不错挨在一起, 都在丁号房,两人只隔了三个人的位置, 和他们一起结伴的陈小公子在己子房第一个, 都是非常不错的位置。

&esp;&esp;“真是一个好头。”徐经挤出人群,拍了拍胸脯。

&esp;&esp;边上有人哀嚎,这种十有八九就是轮到号房附近了。

&esp;&esp;“幸好乡试考三场, 一场一天, 最多申时之后给烛三支, 只是现在夏日炎炎, 多呆一刻都觉得臭味难忍。”徐经拍着胸脯小声说道。

&esp;&esp;江芸芸慢慢悠悠说道:“你且担心一下自己吧, 你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个, 申时初稿没完成可不会给你蜡烛。”

&esp;&esp;成化年间进一步深化科场给烛制度——“申时,初稿不完者, 扶出;若至黄昏,有誊真一篇或篇半未毕者,给与烛。”, 也就是说在下午五点之前仍未完成初稿的考生要清出考场,只有在五点之前已完成初稿且只剩下一篇或篇半未誊抄的人才会给烛。

&esp;&esp;徐经是个慢性子, 甚至有点完美主义, 每次都会再草稿上修改内容, 磨磨唧唧,改了几遍可能最后还是选择第一句,这也导致他每次都是卡点交卷子,这种一旦在考场上,内容难一些,又或者压力大一点,就很容易延误时间。

&esp;&esp;“草稿写给自己的看的,自己看得懂就好,不需要规规矩矩。”祝枝山也说道,“誊写到正卷上仔细些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