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江芸芸眼睛更亮了,炯炯有神地盯着他们看,故作镇定,但又忍不住炫耀道:“我老师和师娘来接我哦。”
&esp;&esp;四人面面相觑,各自沉默了一会儿。
&esp;&esp;“我老师的马车。”她伸手炫耀地拍了拍车壁。
&esp;&esp;黎淳看不下去了,咳嗽一声。
&esp;&esp;江芸芸只好把拿出三个馒头递过去:“我师娘来接我的时候,给我买的哦。”
&esp;&esp;张灵盯着那雪白大馒头,又看着江芸芸得意的样子,忍不住大笑起来,甚至越笑越夸张,笑得直不起腰来,整个人趴在祝枝山身上。
&esp;&esp;祝枝山满脸笑意,意味深长说道:“那谢谢芸哥儿的师娘了。”
&esp;&esp;“不客气。”江芸芸心满意足把馒头递过去。
&esp;&esp;“那我们先回家,你和老师先吃饭。”祝枝山说,“你这几天还回徐家吗?”
&esp;&esp;江芸芸想了想。
&esp;&esp;“我们住的地方距离贡院远。”马车内,黎淳淡淡说道,“也没有空余的房间了。”
&esp;&esp;“哦,那我晚上吃完饭就回去。”江芸芸一脸失落,“那我明天再来找您。”
&esp;&esp;“黎公要不住我家吧。”徐经见不得江芸芸这么表情,邀请道,“那院子距离贡院很近,芸哥儿也可以每日见到你,不必跑来跑去。”
&esp;&esp;黎淳拒绝了:“多谢衡父好意,我们这次来南京也是为了见好友,住在客栈也不耽误你们考试,你们早点回去吧,今日考试也累了。”
&esp;&esp;说话间,徐家赶着四辆马车很快也来了。
&esp;&esp;三人考完试一身疲惫,也不多聊,一人一辆上了徐家的马车。
&esp;&esp;江芸芸意犹未尽收回视线。
&esp;&esp;“我们都有人接!”江芸芸目光看向老师和师娘,突然笑容灿烂起来。
&esp;&esp;金旻一脸心疼:“自然是来的,我们芸哥儿年纪这么小,累不累,晚上可想吃什么?”
&esp;&esp;江芸芸把鸡汤一饮而尽,随后摇了摇头:“吃点清淡的吧,不能吃坏了肚子。”
&esp;&esp;“我住的附近听说有一家酒楼的莼菜羹很好吃。”金旻说道,“再点几个茄子,白菜来,那家还有一道和粉煎猪,也说很好吃。”
&esp;&esp;江芸芸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连连点头。
&esp;&esp;—— ——
&esp;&esp;江芸芸吃完饭就被黎淳赶回去休息了,老师站在客栈门口督促他不要着急看书,心态不要急。
&esp;&esp;“那我真的走了。”江芸芸恋恋不舍说道。
&esp;&esp;“去吧。”金旻说道。
&esp;&esp;“何必做这等姿态。”黎淳开始赶人,“我让老张送你回去。”
&esp;&esp;江芸芸摆手,一步三回头:“我自己回去,张叔也辛苦了,早点休息吧。”
&esp;&esp;黎淳目送她进入人群中,这才背着手转身上楼了。
&esp;&esp;“这可是芸哥儿第一场出远门呢。”金旻无奈说道,“离开我们也快一月了,舍不得也是正常的。”
&esp;&esp;黎淳没说话。
&esp;&esp;“平日瞧着再稳重,那也是十一岁的小孩呢,肯定是刚才看贡院门口这么多考生都有人接,心里不舒服呢。”金旻又说,“你刚才对他也太冷漠了点。”
&esp;&esp;黎淳还是没说话。
&esp;&esp;“你啊,明明也是担心的,偏一声不吭,幸好芸哥儿心大,不然迟早会伤心的。”
&esp;&esp;黎淳站在房门前,顿了顿:“很凶吗?”
&esp;&esp;金旻比划了一下,手指比划得老大:“一点点。”
&esp;&esp;黎淳眉头紧皱。
&esp;&esp;“那以后怎么办?”他又问。
&esp;&esp;“若是明日来了,你就别赶人走了。”金旻想了想说道,“芸哥儿这么懂事,会知道轻重的。”
&esp;&esp;不过很快,黎淳和金旻就发现自己低估了江芸芸的借杆子往上爬。
&esp;&esp;这人见老师今天这么好说话,赖到很晚不走就算了,甚至还打算住在他隔壁。
&esp;&esp;黎淳头疼得厉害,不得不拉下脸,终于开口赶人了。
&esp;&esp;“我就说这小子容易得寸进尺。”回屋后,黎淳一本正经说道。
&esp;&esp;屋外,江芸芸摸了摸脑袋,一脸庆幸:“还好老师恢复正常了。”
&esp;&esp;—— ——
&esp;&esp;八月十二,第二场考试。
&esp;&esp;题目类型是试论一道,判五道,诏、诰、章、表各一道,其中论限三百字以内,这些题目同样是同考官各自写十道,然后两位主考官略有修改后,抽取十道后作为考题发下去。
&esp;&esp;这次策论的题目也不简单,他不在江芸芸归纳的五种类别里,而是需要你从题目中分析出属于哪一种类别,然后靠过去。
&esp;&esp;题目是:“问:天下之事变无穷,善处天下者不贵于能应变,而贵于能防其变。2”
&esp;&esp;这个题目不是出自四书五经中的人和一句话,只是考官用圣人之言说的一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