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213节(2/2)

&esp;&esp;“那不是你请我吗?”黎淳问道,“而且我可是你老师!”

&esp;&esp;他特意强调着。

&esp;&esp;“可我没钱耶。”江芸芸肩膀一低,眼尾都耷拉下来了,好委屈地说道,“而且考了第一还要自己花钱嘛。”

&esp;&esp;黎淳想要去摸戒尺,手指一动又想起来这是在南京,戒尺不在手中,心中忍不住感慨。

&esp;&esp;——好一个厚颜无耻的人啊。

&esp;&esp;第一百章

&esp;&esp;壬子年应天府的举子名单随着各大邸报, 很快就传入各大官廨,不少人看着那个解元的名字,忍不住都眯了眯眼多看了一眼。

&esp;&esp;“这一年,我怎么到处都能听到这个的名字。”有官员盯着那名字, 忍不住说道。

&esp;&esp;“这不是那个扬州小三元吗?不是说只读了一年书吗?”他身侧有人八卦凑过来, 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地怪叫着, “难道真的是不出世的神童, 不然岂有这么厉害的道理。”

&esp;&esp;“是不是神童我不知道,不过那个小三元, 小解元也怪倒霉的。”有个扬州籍的官员也凑过来说着自己知道的小道消息。

&esp;&esp;“哦, 说来听听。”衙门内的十来个官员顿时来了兴趣,都放下手中的活计,侧首看了过来。

&esp;&esp;有个袖口打着补丁的年轻官员好奇说道:“我倒是听说他是扬州江家的庶子, 江家娶了曹家那位大小姐, 在扬州也算是大户了, 出生在这样的门户里, 还有什么倒霉的, 怕不是要做梦都要笑醒了。”

&esp;&esp;“这哪跟哪啊, 曹家养出来的人那里是好相处的。”扬州籍的官员连连摆手,压低声音, 一脸神秘说道,“我可听说那小孩拜师前,整个扬州城可是没一个人知道原来江家还有一个二公子的。”

&esp;&esp;“哇。”众人齐齐惊呼一声, “那怎么突然就冒头了。”

&esp;&esp;“只听说黎尚书致仕后去扬州收徒弟,也不知怎么在一群读书人中挑中了这个目不识丁的小童, 那日有个去拜师的人有一个我夫人表弟的同窗, 说那人连四书五经都没读过, 只会一些不知从哪里听来的只言片语,说话也颠三倒四,奇奇怪怪的,而且瞧着只有七八孩童那般羸弱。”

&esp;&esp;“黎尚书自来就是慧眼识英雄的,你看看他之前教的徒弟,哪一个不是在朝中运道不错。”有人羡慕说道,“定是一眼就看到这位江解元的聪慧了,这才在人群中挑中了他。”

&esp;&esp;“不过我怎么听说一开始黎尚书致仕后原是准备回华容的。”坐在角落里,年纪大一些的官吏说道,“我看到他家的书都找人先一步装船送回去的,连仆人都说要回华容老家的。”

&esp;&esp;“哎,真的吗?”他边上的人好奇问道,“那为什么要去扬州啊。”

&esp;&esp;“这我就不知道了。”年纪大的官吏耸了耸肩,“不过黎尚书在扬州一无好友,二无旧缘,去扬州收徒弟确实很奇怪。”

&esp;&esp;“那怎么回事?”有人异想天开,“难道是梦中有仙人指引,扬州紫光照耀,这才去把人收过来。”

&esp;&esp;“贯珠,我可少看些话本吧,整日仙人指点,凡人修仙的,我看你都魔怔了。”

&esp;&esp;“你一个大老粗,可不懂!”贯珠愤愤说道,“这可是扬州很火的话本,叫什么玄幻呢,一传到南京就卖空了,我可是找了关系,花了钱才买到全套的。”

&esp;&esp;“别吵了,怎么说到话本了,这个江解元的事情还没说完呢。”有年迈稳重之人打着圆场,“怎么个倒霉法。”

&esp;&esp;“他之前院试的时候,碰到有嫉妒他的读书人,找了小混混去拦他,还有人不相信他能考出小三元,背后唆使去告他,结果自然查清真相了,那四个童生直接剥除功名,那个唆使的秀才,对了就是染料坊的那个周家,秀才功名没了,还流放了,父母不是意外碰到水贼死了吗。”扬州籍的官员继续说道。

&esp;&esp;“这处罚的有点重了,那个周秀才全家也太倒霉了。”有人惊讶说道。

&esp;&esp;“这次考试也不是意外碰到苏州卫抓贼被人堵在巷子口了,差点没赶得上考试。”那人摸了摸下巴,“还好千钧一发,踩着点过去的。”

&esp;&esp;“这么倒霉。”有人惊呼,“那他心态真好啊,经历这样的事情,还能发挥得这么好。”

&esp;&esp;“可不是,我可是看他这次乡试的所有卷子,写的实在好!考官太喜欢了,写了六十字的批语,要不是最多只能写六十字,我觉得那考官要兴奋得直接给他和一片文章了。”

&esp;&esp;“他那几篇判写的真好,条理清晰,援用贴切,更重要的是面面俱到,如此老练通达的判决,可不想一个纸上谈兵的读书人能做的。”

&esp;&esp;“还有他的策论,那篇关于强兵的,也写的很好,不过他直言要改兵制,倒是有些大胆。”

&esp;&esp;“我倒是觉得他大胆犀利,眼光远见,一开始太祖在各地设立卫所,军丁世代相继,给养全赖屯田,是为了减轻负担,充足兵员,可现在这个兵制已经跟不上了,不然哈密为什么还丢了,商户大量侵占土地,军卒连生活都无法保证,大批逃亡导致边境防御能力骤低。”他又举例道。

&esp;&esp;“你看南直隶这般很重要的地方,有成国公日夜督促,军饷土地都是牢牢握在手中,我们府尹就是多嘴提一句都要被骂的,如此这样,每年还是有人逃跑,不敢想象边境地带,偷懒耍滑,偷跑废田的人只会更多。”

&esp;&esp;“不对,苏州卫当时不是在巡逻考场嘛,怎么会突然跑去抓贼。”角落里那个年迈的官员冷不丁问道。

&esp;&esp;屋内讨论的气氛一顿,随后疑惑逐渐升起。

&esp;&esp;“可能是偶遇?”

&esp;&esp;“说不定也有骚扰考生的流氓,苏州卫们误追的。”

&esp;&esp;“哎,张钦不是说要调去湖广永州卫,带俸差操嘛,走了没,好久没看到他了。”

&esp;&esp;“还真是,我听说他乡试第二天就病了,后面乡试那几天都是副指挥主持的。”

&esp;&esp;“啊,这么倒霉啊。”

&esp;&esp;“冀,冀府尹。”有人猛地发现门口站着的冀绮,吓得一个哆嗦。

&esp;&esp;“我这刚来就听到你们聊得热火朝天。”门口,府尹冀绮背着手笑眯眯说道,“考试名单出来了,你们这群刷漆黄瓜也跟着激动啊,还不快去干活。”

&esp;&esp;众人摸鱼被抓了正着,那是一句话也不敢说,各自散开,开始假装干活。

&esp;&esp;冀绮来是为了安排明日的鹿鸣宴:“贯珠,鸣芦,这事一开始就由你们负责,现在也由你们继续安排了,新科举人和内外帘官的人数和位次千万不要弄错了。”

&esp;&esp;两人行礼齐齐应下。

&esp;&esp;“对了,这届有年纪小的举人,茶水也要备一下。”临走前,冀绮又多嘴吩咐了一句。

&esp;&esp;“多谢府尹提醒。”贯珠行礼说道。

&esp;&esp;—— ——

&esp;&esp;冀绮在衙署内逛了一圈,交代完事情后就回了自己的官廨。

&esp;&esp;府尹的官廨在内外院交接的小院里,若是熟悉的人一靠近就会发现,这里面多了不少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