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285节(2/2)

&esp;&esp;前头的祝枝山安抚着顾幺儿:“等回家了,我们安顿好了,再出门也不迟。”

&esp;&esp;“我还是第一次来京城,衡父呢。”王献臣笑问道。

&esp;&esp;徐经摸了摸脑袋:“我也是第一次来,瞧着和南京可真不一样。”

&esp;&esp;“京城比南京冷多了,而且还干。”沈焘对着额顾清嘱咐道,“一定要多穿点,平日里不要受风了。”

&esp;&esp;顾清点头:“我一定好好休息,良德莫念了,我现在一听就头疼。”

&esp;&esp;沈焘无奈说道:“还不是你整日乱跑,也不好好休息。”

&esp;&esp;就在众人说话间,突然听到有一个嚣张的声音。

&esp;&esp;“你就是江芸?”

&esp;&esp;江芸芸看着拦着自己路的两人,眨了眨眼。

&esp;&esp;黎循传立马警觉:“你是谁?”

&esp;&esp;为首那人模样年轻,身量高大,明明只是穿着简单朴素的衣服,却宽肩窄腰,眉目飞扬,神色桀骜。

&esp;&esp;后面那人年级也不大,只是衣着华丽,腰间挂着一杆竹笛,也跟着抱臂打量着她,神色好奇。

&esp;&esp;瞧着没什么恶意,但莫名其妙。

&esp;&esp;江芸芸从黎循传背后探出脑袋,打量着面前拦路的两人。

&esp;&esp;“你就是江芸,应天府的那个十一岁的小解元。”为首那人坚持问道。

&esp;&esp;原本在前面走着的众人听到动静,也跟着围了过来。

&esp;&esp;“你们找其归有什么事吗?”祝枝山和气问道。

&esp;&esp;“其归,是你的字吗?”那人没理会祝枝山,只是不错眼地盯着江芸芸看。

&esp;&esp;江芸芸也不避讳他阴阳怪气的样子,只是灿烂一笑:“是我老师刚给我起的字。”

&esp;&esp;“你是谁啊?”她又问道。

&esp;&esp;为首那人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在下乃是今年陕西乡试第一李梦阳,早早听闻江解元之名,如雷贯耳,今日有幸相见,真是缘分啊。”

&esp;&esp;众人惊讶。

&esp;&esp;——又是一个好年轻的解元啊。

&esp;&esp;第二个也跟着行礼说道:“在下王九思,字敬夫,跟着朋友一同入京赴考。”

&esp;&esp;江芸芸懵懂地看着李梦阳:“你认识我?”

&esp;&esp;“你不认识我?”李梦阳突然臭着脸。

&esp;&esp;江芸芸眼珠子滴溜溜转了转,好一会儿才含含糊糊问道:“那个,我,我是扬州人。”

&esp;&esp;言下之意,你陕西的,我扬州的,天南地北,怎么会认识呢。

&esp;&esp;李梦阳突然冷笑一声。

&esp;&esp;“你是解元,他也是解元,应该也不至于如雷贯耳到从陕西传到扬州吧。”王献臣直言不讳说道,“你何必故作姿态呢。”

&esp;&esp;“确实行为有失。”毛澄也跟着冷冷说道。

&esp;&esp;李梦阳丝毫不理会其他人的质疑,只是盯着江芸芸说道:“我的老师……你认识。”

&esp;&esp;江芸芸更迷茫了:“师从哪位?”

&esp;&esp;“提学副使杨、一、清。”他轻声说道,好整以暇地看着她。

&esp;&esp;江芸芸眼睛一亮,突然从黎循传背后走出来,热情握着他的手:“你是我师兄的弟子啊,好巧哦,我是我老师的弟子呢,和你老师是师兄弟呢,这么说来,我是你师叔了。”

&esp;&esp;李梦阳脸上的笑意还未来得及绽放,就瞬间枯萎了。

&esp;&esp;“辈分不能乱。”江芸芸笑脸盈盈,“以后叫我小师叔就好。”

&esp;&esp;黎循传噗呲一声笑起来,甚至越想越好笑,笑得弯下腰来。

&esp;&esp;——师叔!见鬼的师叔!

&esp;&esp;——终于有人也要叫他师叔了!

&esp;&esp;——嚣张!看你怎么嚣张!

&esp;&esp;其他人也忍不住笑起来,就连李梦阳的朋友王九思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esp;&esp;李梦阳看着面前刚过他腰间的小矮子,又见他热情洋溢,一脸认真地盯着他,企图要他叫出一声师叔的样子。

&esp;&esp;“这是我老师的孙子,算起来和你是同辈。”江芸芸顺手拉过黎循传,热情介绍,“你们算算读书的日子,看看谁是师兄弟啊。”

&esp;&esp;黎循传和李梦阳下意识对视一眼。

&esp;&esp;“我五岁开始读书,算起来应该是成化壬寅年。”

&esp;&esp;李梦阳可耻地没说话了。

&esp;&esp;他的好友这会倒是出来给人抖搂干净了:“他十岁举家随父还归故里,父亲因任封丘周王府教授,这才开始启蒙。”

&esp;&esp;王九思算了算,脸上笑意加深:“比你晚一年。”

&esp;&esp;江芸芸越发热情了:“好啊,快来叫黎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