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言罢,她躬身行礼,看都不看朝中众臣一眼,竟拂袖而去。
&esp;&esp;姜国主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伸出手颤巍巍地喊:“叫医者来!”
&esp;&esp;顿时一阵兵荒马乱,嘘寒问暖的嘘寒问暖,姜公叫到大殿上旁听议事的几个孩子也围了上来,内侍太监忙着把姜国主给抬到偏殿休息。
&esp;&esp;很快医者来了,搭脉诊断:“姜公是急火攻心,有中风之兆。还需仔细调养,这些时日切忌动怒。”
&esp;&esp;围在殿中的众多大臣偷偷观察着姜公的脸色,姜雁鸣看了自己的大哥姜鹤声一眼,压低了声音:“大哥是怎么想的?”
&esp;&esp;他们是仅有的两个年长的孩子,剩下年纪小的还不到能懂事的年纪,根本没有上殿。
&esp;&esp;姜鹤声张张嘴,颓然道:“我不知道……”
&esp;&esp;姜雁鸣叹息,把目光挪回了父亲身上。
&esp;&esp;他看出来了,父亲生的这一场气其实是演戏成分居多,他是生气,但是没有到中风的地步。这多半是演给大臣们看的……而确实有很多大臣接收到了父亲的暗示。
&esp;&esp;这会儿他们已经开始七嘴八舌地指责姜侯了。
&esp;&esp;说她倚老卖老,说她目无君主……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说她是乱臣贼子,因为她的确在为民请命。
&esp;&esp;姜雁鸣想,如果他是姑奶奶,可能会把话说得更圆滑一点……不对,可能他根本没有姑奶那种勇气。
&esp;&esp;如果朝堂上逃走的人占据多数,他可能会随波逐流吧……
&esp;&esp;姜雁鸣等大臣散去之后关心了父亲一番,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宫殿。
&esp;&esp;第二日他再去正殿参与议事,一进入殿中就听到了一个噩耗。
&esp;&esp;姜侯姜菡,于昨夜暴毙身亡。
&esp;&esp;大臣们对这件突如其来的事情表示了哀悼,接着东拉西扯谈了一大圈,终于将话题重新引回了真正的正题——去往武国,弃国而逃。
&esp;&esp;第353章
&esp;&esp;姜侯到底是真的突发恶疾, 暴病而亡,还是有人想让她死掉?
&esp;&esp;是父亲动的手,还是看姜侯不满的宗亲大臣动的手?
&esp;&esp;姜雁鸣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esp;&esp;哪怕不是父亲命令人动的手, 他也是罪魁祸首,因为没有他的默许,手下的人不敢办这样的事情。
&esp;&esp;这样的事情姜雁鸣见得很多, 当权者要想自己不手染血腥,通常会默许手下的人做一些事情, 也会允许他们自作聪明,若事情暴露出来, 他们就有完美的借口可以推卸,把过错推到手下身上。
&esp;&esp;没了姜侯,似乎不管是父亲也好, 朝堂弄臣也好, 都会失去绊脚石,免去道德的指责, 可以更遵从本心地办事了。
&esp;&esp;这个答案对于整个姜国来说似乎并不重要, 百姓也不知道曾经有一个人曾经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战争的消息甚至还没有传到民间。
&esp;&esp;姜雁鸣侧头看着自己的大哥,只见他也是怔怔的模样,表情中没有悲伤, 反而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庆幸。
&esp;&esp;这样的国……这样的君主和继承人……
&esp;&esp;姜雁鸣沉默着,只感到浑身无力。
&esp;&esp;碍于昨天姜侯的逼迫和斥责,父亲在朝堂上仍然很犹豫,并数次泪洒衣襟。
&esp;&esp;直到某个大臣给父亲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或者说台阶。
&esp;&esp;“臣心中有一个想法,想叫姜公知晓。”
&esp;&esp;“臣以为姜公此去, 并不是弃国而逃,反而是对姜国大大的有利啊!武国有称霸天下之心,武王有开疆拓土之志,大燕风雨飘摇,皇帝姬麟乱臣贼子,名不正言不顺,至于名正言顺的那个皇帝,在武国。”
&esp;&esp;这话仿佛是意有所指。
&esp;&esp;“臣就说句敞亮话……大燕衰弱,新朝当立。谁会是建立新朝的那个人?”
&esp;&esp;“姜公,此千载难逢之机。不是每个君主都有机会追随这样一位有开疆拓土之志的君主,您不是在弃国而逃,而是在追随明主。姜侯糊涂,竟没有参透这等大事,竟来指责您!”
&esp;&esp;“请姜公好好想想,若有朝一日,武国发兵,对燕开战,姜公作为头几个追随者,武王必定礼遇。只因武王需要造势,姜公一国君主,爵位世袭,祖上亦有圣人传承,有您的支持,武王如虎添翼。他日功成,那么姜公……”
&esp;&esp;说不定姜国的国土会扩大,姜公也会变成姜王。
&esp;&esp;这一番话说得姜国主点头连连,眼中惊喜异常。
&esp;&esp;好一根巧舌,生生把弃国而逃说成了追随明主,抛弃百姓说成了开疆拓土。
&esp;&esp;姜国主大笑:“好好好,爱卿所言极是,寡人这就修书一封,呈给武王……”
&esp;&esp;“姜公且慢!”那大臣立刻伸手制止。
&esp;&esp;殿内众人侧目看来,不理解此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esp;&esp;只见那大臣道:“姜公……您贸然发书,有可能被武王拒绝,臣有一个提议,可以保武王不会拒绝您的庇护之情……这个主意,臣只讲给姜公一人听。”
&esp;&esp;“好!”姜国主此刻非常高兴,对于这名大臣的所有建议都全盘接受。他招手让这个大臣上前来,那大臣躬身,在姜国主身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esp;&esp;姜雁鸣看到自己的父亲脸色先是古怪,然后脸慢慢变红了,最后坐立不安……听到末尾,他已经心一横下定了决心。
&esp;&esp;“那……那就这么办吧。”姜国主半闭着眼睛道。
&esp;&esp;看到父亲既如获至宝又心怀忐忑的表情,姜雁鸣万分茫然,不理解那位大臣到底给父亲出了什么样的提议。
&esp;&esp;其实依照姜雁鸣对武王的了解来看,武王是有很大可能答应姜国的庇护请求的。
&esp;&esp;但她的答应必然会有前提,如果姜国国破,风雨飘摇,那么她一定会二话不说,答应下来。但是如今姜公甚至还没有和鬼方开战,国主不战而逃,武王会是什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