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乳母眼界有限,将来势必要换人从乳母手里接手惜春,不然叫小姑娘左了性子。
&esp;&esp;按理说老太太可以不管这桩闲事,大太太心里有点微词,到底没敢多说。
&esp;&esp;还好只是多养一个姑娘,老太太没善心大发,要管教宁府的蓉哥儿。
&esp;&esp;也不知小姑子贾敏怎么想的,要不是她从中牵线搭桥,老太太也不会动心思把人接过来。
&esp;&esp;才到冬月里,贾敏那边果然出事了。
&esp;&esp;阴冷飘雪的冬日最惹人厌烦,就是这样一个日子,贾政带了一个坏消息回来:
&esp;&esp;“妹夫被弹劾了,看样子,恐怕那差使当不下去。”
&esp;&esp;林如海要被摘桃子了。
&esp;&esp;史苗冷笑道:“你妹夫钱是收好了,当下不就是要把钱给谁的问题?”
&esp;&esp;“给谁都是错,弹劾了不正好,左右不是什么大错?”
&esp;&esp;贾政见母亲毫不在意的样子:“老太太……”
&esp;&esp;史苗安慰儿子:“没事,大不了就是被贬官。”
&esp;&esp;不能管钱了,确实是贬官。
&esp;&esp;要是林如海还能进京,回来的早些,没准还能赶上元春省亲。
&esp;&esp;再往后,朝廷又下旨让林如海回京,调任至礼部。
&esp;&esp;贾政和贾赦才觉出问题来:“母亲,此事你也当知会孩儿才是。”
&esp;&esp;这后面肯定有史家的手笔,反正林如海是回京了,还扔掉了烫手山芋。
&esp;&esp;不然收上来的盐税,给谁都是错。
&esp;&esp;说到底新皇和太上皇顺势放林如海一马,没让他做这项选择。
&esp;&esp;接林如海班的人,可就惨了。
&esp;&esp;史苗看着两个儿子,笑道:“知会你们也没什么用,当时也不知能走到这一步,当我一个老婆子是诸葛啊?”
&esp;&esp;史苗真没那么强的政治手腕,只是和史家打了个配合。
&esp;&esp;正当这时候,外面丫鬟道:“史大姑娘来了。”
&esp;&esp;史苗嘱咐让她先去找探春和惜春。
&esp;&esp;贾赦和贾政对视一眼,难不成母亲和史家商量事情的时候,就是云丫头传的信。
&esp;&esp;为了避嫌,荣国府和史家交道不算多尤其新皇登基后,给王子腾践行那事一出。
&esp;&esp;贾赦和贾政更不敢和史家的爷们多接触,最经常往来的就是湘云了。
&esp;&esp;两兄弟心里疑惑,最后还是没问出来,心里暗道自己无能。
&esp;&esp;想当年祖上是掌管京畿的心腹,如今……
&esp;&esp;贾赦和贾政烦恼,史湘云也烦恼。
&esp;&esp;她的烦恼脸上根本藏不住,探春一眼就看出来。
&esp;&esp;关心她道:“我看你今日来与往日不同,出什么事了?”
&esp;&esp;湘云掐着花,掩饰的笑笑:“无事,前几日账目算得不好,叫婶娘说了几句,心中有些不痛快。”
&esp;&esp;她越这么说,探春越不能放心,湘云先前学着管家,可是没叫过苦,还苦中作乐,说里面自有一种大智慧在。
&esp;&esp;湘云见探春还想问,连忙转移话题:“听说林姐姐要回来了?”
&esp;&esp;探春拿出黛玉寄来的东西:“嗯,她寄来的信。”
&esp;&esp;湘云看过,脸上露出一抹苦笑:
&esp;&esp;“倘若她是个男儿,倒是可以在那边多呆一呆,何必行止都要随着家人?”
&esp;&esp;“原以为她能多帮我们瞧瞧我们没见过的世面,想不到还要回来。”
&esp;&esp;第148章
&esp;&esp;湘云知道自己难以出门,但好歹黛玉能跟着林如海出去。
&esp;&esp;是以黛玉似乎就成了几人的眼睛。
&esp;&esp;她们看不见外面的风光山水,就期待黛玉能多看看。
&esp;&esp;可惜黛玉就像一只放出去的风筝,瞧着是飞得高,没飞出去多久,最后还要被线牵着扯回来。
&esp;&esp;探春怅然道:“这有什么办法,幸而姑父安然无恙,她是回京,不是去别处。”
&esp;&esp;回京总比被贬谪他处发配酷热苦寒之地好。
&esp;&esp;听闻林姑父这份差使还是有凶险在的。
&esp;&esp;湘云和探春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是啊!还好是回来。”
&esp;&esp;湘云犹豫再三,还是把话咽下去。
&esp;&esp;上回和婶娘出门做客,湘云见到了南安太妃。
&esp;&esp;南安太妃忽然透露出打探林姐姐的意味,湘云心里明镜儿似的。
&esp;&esp;王府有个十多岁的公子,这位怕是对林姐姐动了心思。
&esp;&esp;那府上是个规矩大的地方,将来林姐姐若真被拘在那地方立规矩,不知是可叹,还是可惜。
&esp;&esp;是以湘云半点不希望黛玉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