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2/2)

&esp;&esp;这是要将碗筷送回厨房。

&esp;&esp;而宋锦说不会管宋绣的事,也是真的不管。

&esp;&esp;第100章 凉薄

&esp;&esp;正屋那边。

&esp;&esp;宋绣去找宋锦,老刘氏知道了。

&esp;&esp;本来担心宋锦会替宋绣来讨公道,结果等了大半日都没有动静。

&esp;&esp;老刘氏暗暗琢磨着原因。

&esp;&esp;心想宋锦虽然是宋绣的姐姐,却也是秦家的孙媳,敢质问长辈就是没规矩,自古以来小辈就管不到长辈的头上。

&esp;&esp;想到这里,老刘氏立马又支楞了起来。

&esp;&esp;正想气势汹汹出去一趟。

&esp;&esp;秦老头却在此时警告道,“敢给老子惹事,闹得家宅不宁,小心你的皮。”

&esp;&esp;老刘氏被吓得一个哆嗦,呐呐道:“死老头子,我啥时惹事了?”

&esp;&esp;“等四儿回来看你怎么同他交待。”

&esp;&esp;秦老头这话可把老刘氏难住了。

&esp;&esp;老刘氏心里发虚嘴上却不服软,“是宋绣自己没守住胎儿,跟我有何关系?村子里哪个小媳妇不是天天干活的,就她金贵的。”

&esp;&esp;“你就嘴硬吧,自己干了啥,心里有数。”

&esp;&esp;“干了啥了?!我什么都没干!”

&esp;&esp;老刘氏色厉内荏地反驳。

&esp;&esp;当一碰到秦老头怒目,霎时又哑火了似的,慌乱撇头不去看他。

&esp;&esp;秦老头阴沉道:“你是笃定老子不敢送你回娘家了吧?”

&esp;&esp;“一大把年纪了被送回娘家,我还活不活了?传出去老秦家的名声不要了?四儿的名声不要了?来年他可是要考举人的。”

&esp;&esp;老刘氏吓得缩紧脑子,说到最后声音都在发颤。

&esp;&esp;宋绣掉胎的那天晚上,秦老头把老刘氏狠揍了一顿,让她在床上躺了三日。

&esp;&esp;其实老刘氏心里清楚。

&esp;&esp;若不是顾忌名声不好听,秦老头老早就想把她赶回娘家。

&esp;&esp;老刘氏此人再怎么不好,对于子嗣还是十分看重的。

&esp;&esp;而拿捏宋绣不成,反而害得她落胎了,老刘氏也是后悔的。可再后悔她也不会承认,不然岂不是坐实了是她的过错?

&esp;&esp;以后她还怎么在这个家抬起头?

&esp;&esp;宋绣得知秦明松迟迟没有回家,是带美人去了黄山看雾凇,不然又大受刺激了,一连数日都没有踏出房门。

&esp;&esp;吃食都是秦大丫送过去的。

&esp;&esp;不送去,宋绣就不吃。

&esp;&esp;大有要饿也无所谓的趋势,秦家人还真不好不管。

&esp;&esp;秦明松踏着风雪归家。

&esp;&esp;本来以为会有人来迎接自己,岂料直到他踏入院子,连老刘氏都没有出来,只能是他自己提着箱笼进来。

&esp;&esp;秦明松先去推自己的屋门。

&esp;&esp;推了几下,没有推开。

&esp;&esp;他改为敲门,良久却没有动静。

&esp;&esp;“绣儿?绣儿不在吗?”秦明松叫了几声,里面的人都没有应他。

&esp;&esp;再用力拍了拍门,还是没有回应。

&esp;&esp;倒是正屋终于有人露出头,是老刘氏穿着棉鞋出来,“四儿回来了?过来正屋这里暖暖身子,外面太冷了,快进来。”

&esp;&esp;秦明松疑惑地走了过去。

&esp;&esp;再环顾了大房,二房和三房的门,都是紧紧锁着的,没有一个人出来。

&esp;&esp;拎着自己的箱笼进正屋。

&esp;&esp;老刘氏将房门关上,屋子里暖和了许多,秦明松放松了下来,走到秦老头跟前的炭盆旁边坐下。

&esp;&esp;再伸手在炭盆前烤了烤。

&esp;&esp;老刘氏去倒了杯温开水过来。

&esp;&esp;秦明松端过来喝了几口,“爹娘,家里其他人都还好吗?”

&esp;&esp;“大家都好,就是你媳妇不太好。”

&esp;&esp;秦老头话里有话地说道。

&esp;&esp;秦明松去黄山看冬景之事,秦老头已经听说了,还是从宋绣的嘴里得知的。

&esp;&esp;而宋绣说是宋锦所言。

&esp;&esp;因此消息的真实性,秦老头没有怀疑。

&esp;&esp;正因为如此,连他都有些心寒。

&esp;&esp;宋绣落胎的事情,秦老头是让人去信给了秦明松。

&esp;&esp;若是不知情,秦明松晚归不算什么。

&esp;&esp;在明知道妻子没了孩子的情况下,秦明松还有心情去游玩。

&esp;&esp;这多少有些凉薄了。

&esp;&esp;秦明松脸色微变,连喝热水的动作都顿住,很快就找好了说辞,无奈似的开口道:

&esp;&esp;“爹,我这次是陪几个同窗好友去黄山,当中有知府夫人娘家的公子,还有山长的儿子,您也知道的,能去紫阳书院进学的子弟,大多都是出身富贵。他们好意邀请,我总不好拒绝。再说与他们攀上交情,对我日后的前途也是有莫大的助力。”

&esp;&esp;秦老头点点头。

&esp;&esp;他赞同儿子的做法。

&esp;&es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