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闻阁老再怎么说是长者。
&esp;&esp;这一个暗亏,秦驰只能咽下。最好的应对法子就是沉默。
&esp;&esp;沉默不是默认。
&esp;&esp;无声也是一种反击手段。
&esp;&esp;因为刚才怎么样又不是没人瞧见,有人或许一时半会被带偏,等之后回想起来,也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esp;&esp;明成帝这个年纪和闻阁老不相上下,不爱听闻阁老说什么老不老?
&esp;&esp;故而闻阁老以为明成帝会追问。
&esp;&esp;明成帝却眼神示意吉祥。
&esp;&esp;吉祥立马站出一步,对着下方的文武百官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esp;&esp;“臣有事容禀。”
&esp;&esp;站出来的是一个武将,将奏折递了上去。
&esp;&esp;这武将所要禀报的是数个军营的将士,已经整兵待发,只等明成帝下旨,立马就能启程去西北。
&esp;&esp;明成帝当即下旨。
&esp;&esp;这事早先是明成帝决定。
&esp;&esp;西北打了胜仗,却是惨胜。
&esp;&esp;折损了数万的将士,这位武将带的新兵营,把人训练好了,现在要送往战场,补充战力。刚去的这十万士兵,不会立马上战场,但会负责后勤一些事,好比打扫战场,运送军资等等。
&esp;&esp;第384章 唱作俱佳
&esp;&esp;大殿上聊起了国家大事。
&esp;&esp;早前的口角争端便显得微不足道,很快就被人抛在了脑后。官员们所聊的大多是围绕着西北战事的问题,此外就是今年南方粮食减产和税收等。
&esp;&esp;有朝臣当众提出一些难题。
&esp;&esp;各抒己见,寻求解决之法。
&esp;&esp;就这样一个多时辰过去。
&esp;&esp;然而大多数的问题,又抛向了户部,原因是问户部要银子,夏维板正着一张脸,来回只是一句话:“户部有多少银子,诸位大人会不知道吗?老是问我要钱,要钱,要钱!我又向谁要钱?把我老命拿去,也给不出那么多钱。”
&esp;&esp;明成帝被吵得头疼。
&esp;&esp;这几乎是常态了,吵一顿最后又是因为没银子而搁置。
&esp;&esp;恰在此时,有个小太监取出一叠奏折出来,递到了吉祥的手里,再放到了龙案上面。
&esp;&esp;明成帝由着下方的人吵。
&esp;&esp;他打开了最上面的一本奏折。
&esp;&esp;当看完了之后,再眼神不善地看见章侍郎。
&esp;&esp;底下的臣子察觉不对,议论声渐渐的少了。有官员还顺着明成帝的目光,暗中瞅了章侍郎几眼,纷纷猜测章侍郎是不是做了什么惹怒了明成帝。
&esp;&esp;章侍郎也发现了不妙。
&esp;&esp;陛下盯着下面的谁?
&esp;&esp;如果不是为官这么多年,恐怕会在明成帝压迫感十足的目光下,不打自招或是下跪求饶。现在他心里尚有一丝侥幸,祈求明成帝看的人不是他。而是他身前或是身后的官员。
&esp;&esp;奈何,他终究是要失望了。
&esp;&esp;“工部,章侍郎,章之鹭。”
&esp;&esp;明成帝一句话打破了大殿的沉寂,也打破了章侍郎心底的希望。
&esp;&esp;章侍郎诚惶诚恐的站出来,单手撩起袍摆跪下,“臣在。”
&esp;&esp;“存义钱庄可是你章家的产业?”
&esp;&esp;明成帝又来上这么一句。
&esp;&esp;让在场的臣子都听得迷糊,难道说章家的钱庄做了什么?
&esp;&esp;明成帝的模样可不像是简单的生气,大有种风雨欲临的感觉。仿佛明成帝下一句,便会让人把章侍郎拖出来砍了。
&esp;&esp;明成帝现在确实是想斩人。
&esp;&esp;他刚刚赏赐济方才多久?
&esp;&esp;这么快就被章家打脸了,此事传出去让他帝王的威严何在?!
&esp;&esp;章侍郎心怀惶恐的回道:“回陛下,存义钱庄正是章家的产业,存义是当年太祖爷赐下的封号。”
&esp;&esp;下一刻,一封奏折砸到了章侍郎的跟前。
&esp;&esp;“你自己看了,看完再给朕一个解释。朕很想知道,你们章家对朕有多么不满?”明成帝不怒而威的说道。
&esp;&esp;章侍郎一听,这还得了,吓得连连磕头,“臣绝对没有对陛下不满,臣对您一直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esp;&esp;明成帝没有回应。
&esp;&esp;章侍郎求饶过后,还是颤抖着双手捡起地上的奏折,打开查看里面的内容。仅是看了一遍,章侍郎的脸色顿时煞白。
&esp;&es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