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ss="rd">
&esp;&esp;因为这可以让显隆帝彻底的忘记当下的烦恼。
&esp;&esp;当下显隆帝就有一件很让他感到纠结的事情,那就是他要不要出兵助腐蚀者一臂之力。
&esp;&esp;目前而言大周朝廷确实已经跟腐蚀者结成了同盟,可问题是这是暗处的同盟。
&esp;&esp;显隆帝本人并没有答应从正面出兵相助。
&esp;&esp;结盟和卖命是两回事。
&esp;&esp;显隆帝从不认为自己臣属于腐蚀者,他也绝不会这么想。
&esp;&esp;作为一国之尊,显隆帝肯定还是要维护皇帝的形象和威严的。
&esp;&esp;更关键的是若是他在这个时候派兵攻打书院,天下修行者会怎么想?
&esp;&esp;他们会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背叛的行为?
&esp;&esp;对于修行者,朝廷的掌控力实际上是相当有限的。
&esp;&esp;显隆帝不知道这群修行者在发疯发狂之下会做出什么令人难以想象的事。
&esp;&esp;但若论心底的真实想法,毫无疑问,显隆帝想要这么做。
&esp;&esp;如果能够一举将书院铲除,将山长铲除,令两者从这个世界上消失,那么显隆帝将会无比的兴奋。
&esp;&esp;这就像是除掉了一个多年争斗的老对手,至少几年内显隆帝可以说是高枕无忧了。
&esp;&esp;当然了,抉择总是艰难的。
&esp;&esp;显隆帝本人很清楚这点。
&esp;&esp;当下的情况其实有些复杂,他每选择走一步,其结果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esp;&esp;所以他该出兵吗?
&esp;&esp;显隆帝真的很纠结。
&esp;&esp;身为天子,没有人能够左右他的决定。
&esp;&esp;这是好事,同时又可能是坏事。
&esp;&esp;正因为没有人能够左右他的决定,所以显隆帝就得承担全部的责任和全部的后果。
&esp;&esp;一切都是因他而起,一切都是因他而生。
&esp;&esp;身为棋手而不是棋子,他手中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
&esp;&esp;大到可以影响天下大势。
&esp;&esp;所以他该如何落子?
&esp;&esp;显隆帝觉得可以再等等看,有的时候先下手未必是好事情。
&esp;&esp;静观局势之变或许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esp;&esp;
&esp;&esp;
&esp;&esp;“太子殿下请三思。”
&esp;&esp;郑介一脸愁容,眉毛都拧到了一起。
&esp;&esp;他没有想到太子深夜召见他为的竟然是起事宫变。
&esp;&esp;明明都已经忍了这么久等了这么久,为什么不能继续等下去忍下去呢?
&esp;&esp;郑介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esp;&esp;“郑公,孤真的忍不了了,也等不了了。若是继续等下去天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情。父皇这隔三差五的在这里敲打我,孤感觉要崩溃了啊。孤真的不能再忍了。”
&esp;&esp;太子李显坤的情绪很激动,态度很坚决。
&esp;&esp;这让郑介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esp;&esp;皇家的家务事从来都是一笔糊涂账,很难真正说清楚。
&esp;&esp;尤其是显隆帝和太子这对父子,关系更是错综复杂。
&esp;&esp;可以说显隆帝从来没有把太子当做儿子看待,只是当做继承人和竞争对手。
&esp;&esp;皇室的权力斗争是无比残酷的,而皇帝最大的威胁往往就是来自于皇室内部。
&esp;&esp;自己的儿子偏偏是最大的威胁,这听起来多少有些好笑,但是这确实就是事实。
&esp;&esp;“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太子殿下想要举事,奴婢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时机真的不算是好。”
&esp;&esp;郑介虽然可以理解太子的心情,可是他还是想要努力的劝说太子不要冲动行事。
&esp;&esp;“小心驶得万年船,如今腐蚀者正在攻打终南山,这个时候全城的戒备肯定到达一个顶点,这个时候太子殿下动手,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啊。”
&esp;&esp;“那要是照郑公这么说,永远都会有风险,难道我们永远都不举事了吗?就父皇这个身子骨,孤觉得还能至少活个十年二十年,难道孤要再等十年二十年吗?”
&esp;&esp;面对太子“大孝之言”,郑介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esp;&esp;“太子如果执意要起事的话,奴婢有一句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