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ss="rd">
&esp;&esp;果然不愧是朱元璋创业最重要的两大谋士之一。
&esp;&esp;很多人或许会奇怪,朱元璋建立大明最重要的谋士,不应该是刘伯温吗。
&esp;&esp;正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esp;&esp;然而这只是戏说罢了。
&esp;&esp;刘伯温是至正二十年才加入朱元璋集团的,当时朱元璋已经在南京立足。
&esp;&esp;他的到来更多是锦上添花。
&esp;&esp;所以大明建立之后,论功行赏他连个侯爵都没评上,只得了个诚意伯。
&esp;&esp;这里并不是说他不重要,能以文官被评上伯爵,足以说明他是立下了很大功劳的。
&esp;&esp;但远没有戏说里那么大罢了。
&esp;&esp;朱元璋最重要的两大谋士,一个是李善长,一个就是马皇后。
&esp;&esp;两人都是在他创业之初就加入,一内一外悉心辅佐。
&esp;&esp;帮朱元璋出谋划策、笼络将士、制定规章制度等等。
&esp;&esp;且马皇后不争不抢不揽功,将功劳都归于朱元璋,帮助他树立威信。
&esp;&esp;大明建立后又退居幕后,帮助老朱查漏补缺。
&esp;&esp;也正是这样的贤内助,才让老朱发自内心的尊敬。
&esp;&esp;也正因此,她能坐龙椅喊朱重八,朱元璋不觉得僭越还很高兴。
&esp;&esp;接触的越久,陈景恪对她就越是尊敬。
&esp;&esp;评千古一后或许会有争议,但前三名必有她的身影,想必没有人会不认同。
&esp;&esp;朱元璋也被她的一席话,给说的哑口无言。
&esp;&esp;其实道理他都懂,只是先入为主的影响实在太大。
&esp;&esp;十三朝古都,孕育了秦汉隋唐四大帝国,又有潼关天险。
&esp;&esp;他实在太想将国都放在这里了,以至于下意识的忽略了很多缺点。
&esp;&esp;现在,马皇后一席话彻底让他清醒过来。
&esp;&esp;长安已经不再是千年前的长安了,将国都放在这里,就是在压榨它最后一点潜力。
&esp;&esp;长安潜力不足,北平经济条件太差,只有洛阳最为合适了。
&esp;&esp;但他依然没有轻易做出决定,迁都是一件大事,必须要综合考虑才行。
&esp;&esp;他需要更多更详细的数据。
&esp;&esp;如果可以,他甚至想亲自跑一趟。
&esp;&esp;但作为皇帝他是不能轻易离开京师的,所以只能让朱标帮他去看看了。
&esp;&esp;想到这里,他就对陈景恪说道:
&esp;&esp;“你没有让咱失望,想法果然和别人不一样,还更加全面。”
&esp;&esp;“不过迁都事关重大,咱还需要仔细考虑才行。”
&esp;&esp;“若你还有别的发现,可以一并告诉我。”
&esp;&esp;陈景恪心中已经猜到他会选哪里了,不过并未多说,而是道:
&esp;&esp;“是,若再有新的想法,一定告诉陛下。”
&esp;&esp;又聊了一会儿,陈景恪和朱雄英就一起离开了。
&esp;&esp;回到自己的房间,陈景恪就开始收拾行李。
&esp;&esp;朱雄英在一旁不舍的道:“哎,你走了我可怎么办,一个人太无聊了。”
&esp;&esp;陈景恪笑道:“不是还有蜀王、湘王、晋王世子、燕王世子他们吗,实在不行出宫还有徐老大呢。”
&esp;&esp;朱雄英唉声叹气道:“不一样,不一样啊。跟着你……嗯,才能学到东西。”
&esp;&esp;陈景恪心中很是开心,这一年多的心学没白费啊。
&esp;&esp;于是开玩笑道:“那要不我不去了?”
&esp;&esp;朱雄英马上又摇头道:“不行不行,爹的身体更重要。”
&esp;&esp;“哎,要是我能和你一起去就好了。”
&esp;&esp;得,陈景恪终于知道这小子在想什么了,干脆的道:
&esp;&esp;“你想都别想,太子太孙同时离京,陛下同意群臣也不会同意的。”
&esp;&esp;“你啊,就老老实实的待在应天吧。”
&esp;&esp;朱雄英沮丧的道:“你就不能让我幻想一会儿吗,可恶。”
&esp;&esp;陈景恪忍俊不禁:“好好好,你就好好幻想吧。我啊,就要去拥抱外面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