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72节(2/2)

&esp;&esp;“不知可否劳您将这些东西写下来……”

&esp;&esp;陈景恪想了想,说道:“自然可以,但很多植物少量食用并无大碍,多吃则有毒。”

&esp;&esp;“有些植物有毒,但制作得法也是可以食用的。”

&esp;&esp;“具体如何,就需要你自己一点一点去验证了。”

&esp;&esp;朱橚说道:“老师放心,我会在王府的庄园里专门划出一块地,种植各种野草野菜,摸索食用之法。”

&esp;&esp;陈景恪点点头:“如此最好。”

&esp;&esp;他知道救荒本草的大致内容,也知道很多可以食用的植物。

&esp;&esp;但并不准备直接告诉朱橚,或者说不准备全部告诉他。

&esp;&esp;原因很简单,培养朱橚搞科研的能力。

&esp;&esp;而且朱橚是有自己的小团队的,这一次培养的不只是他一个人,连带着整个团队一起培养了。

&esp;&esp;陈景恪自己已经没有精力去研究医术了,只能将此事寄托在朱橚身上。

&esp;&esp;这时朱橚再次问回最初的那个问题:“老师,不知方才那个问题,您可有解决的办法?”

&esp;&esp;陈景恪颔首道:“有一些想法。”

&esp;&esp;朱橚惊喜的道:“我就知道您一定有办法,不知是何法?”

&esp;&esp;陈景恪说道:“其一编写一部医书,将常见的疾病和治疗方法写下来,推广天下。”

&esp;&esp;“地方上的土郎中,只要略懂一些医术能识字,就可以按照医书来治病救人。”

&esp;&esp;朱橚连声说道:“这个方法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esp;&esp;陈景恪继续说道:“其二,开馆授徒,仿照书院开办专门的医学院,批量教导学生。”

&esp;&esp;朱橚迟疑的道:“这……医术高深,自古就是师徒带,这种大规模授课恐难以学精。”

&esp;&esp;陈景恪说道:“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懂吗?”

&esp;&esp;“只要他们能照方抓药,治疗常见疾病就可以了。”

&esp;&esp;“至于疑难杂症……我们可以从医学生里遴选有天份的学子,跟着我们深入学习就可以了。”

&esp;&esp;朱橚喃喃的道:“先解决有无……先解决有无……是啊,我怎么就糊涂了呢。”

&esp;&esp;“民间缺的不是神医,而是能治疗常见疾病的郎中……”

&esp;&esp;“谢老师指点,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esp;&esp;第316章 洛下学宫

&esp;&esp;陈景恪给出的建议,自然也不是他的原创,而是借鉴前世的一部医学名著《赤脚医生手册》。

&esp;&esp;这部书在中国的地位有多高,不用多做赘述。

&esp;&esp;江湖人称穿越者必备三大神书之一。

&esp;&esp;作为医生,陈景恪自然知道这本书,或者说这部医书也属于必读文献之一了。

&esp;&esp;现在让他复制这本医书是不现实的,但提出创意让这个时代的名医去编写,还是没有问题的。

&esp;&esp;而且这本书不只是能作为教材,还能对全国的医学体系做一个梳理。

&esp;&esp;前面已经说过,中国地域太广阔了,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药材。

&esp;&esp;这就导致,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认识,治疗方法也存在极大差异。

&esp;&esp;再加上敝帚自珍,导致医学体系混乱,这非常不利于医学的发展。

&esp;&esp;《赤脚医生手册》将常见疾病进行归纳整理,其实就是对医学系统的一次梳理。

&esp;&esp;以前陈景恪想要自己弄,只是随着在政治领域越陷越深,已经没有那个精力了。

&esp;&esp;既然朱橚发现了这个问题,那正好交给他去做。

&esp;&esp;而且……

&esp;&esp;考虑了好一会儿,陈景恪终于下定决心,将书架上将近一米厚的一摞子手稿都取了下来。

&esp;&esp;“你知道这是什么吧?”

&esp;&esp;朱橚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从椅子上站起,小心的说道:

&esp;&esp;“这应该是老师的《本草纲目》的手稿吧。”

&esp;&esp;陈景恪小心的拂去上面的灰尘,说道:

&esp;&esp;“是啊,都落灰了,这个梦想恐怕这辈子都无法实现了。”

&esp;&esp;朱橚安慰道:“老师何必灰心,时间还长着呢。您每天稍微抽点时间,相信总有一天能完成的。”

&esp;&esp;陈景恪摇摇头,说道:“不可能了,想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将此书编撰完成,需要毕生之功方可。”

&esp;&esp;“我每日耽搁于政务,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别的了。”

&esp;&esp;朱橚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