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05节(2/2)

&esp;&esp;然后他就来拜见陈景恪:“陈伴读,陛下让属下来听您吩咐。”

&esp;&esp;陈景恪给了他一本《犹大书》,将蒲氏的内容重点圈了出来:

&esp;&esp;“太上皇希望大明永无犹大……我已经吩咐宗教司,将犹教列为邪教。”

&esp;&esp;“但此举必然会遭到读书人的反对,陛下需要一份能堵住所有人嘴的证据。”

&esp;&esp;蒋瓛秒懂,说道:“是,属下会以最快的速度,将证据呈送陛下。”

&esp;&esp;陈景恪点点头,说道:“去吧,此事办好了,我保你全身而退。”

&esp;&esp;蒋瓛虎躯一震,激动的道:“谢陈伴读,此恩属下没齿不忘。”

&esp;&esp;陈景恪笑道:“应该谢太上皇和陛下,大明不会让功臣流血又流泪,去吧。”

&esp;&esp;“是。”蒋瓛躬身后退十几步,才转身离去。

&esp;&esp;蒋瓛立即展开行动,一部分人南下去寻找胡商问情报,一部分人出动去抓捕蒲氏后裔。

&esp;&esp;对于锦衣卫的动作,文官集团很是警惕。

&esp;&esp;皇帝突然将他召回,然后锦衣卫就展开如此大规模行动,肯定不简单。

&esp;&esp;不过发现被查的是蒲氏,大家就不说啥了。

&esp;&esp;当年蒲寿庚背刺南宋,不光杀死了三千宋朝宗室,还有无法计数的士大夫被残害。

&esp;&esp;读书人对他们有多厌恶可想而知。

&esp;&esp;事实上,前世明朝民间一直对犹大不友好,很大程度就是读书人讨厌他们。

&esp;&esp;现在见锦衣卫再次针对蒲氏,读书人自然不会反对。

&esp;&esp;相反,还在一旁看起了热闹。

&esp;&esp;且说佛道两家互相抄对方的创意,然后再进行拓展创新。

&esp;&esp;很快就拿出了一套简单,却非常实用的,具有针对性的说辞。

&esp;&esp;当最终的成品摆放在眼前的时候,陈景恪还能说啥。

&esp;&esp;大手一挥,赏。

&esp;&esp;每家奖励两座庙观,额外发放一百张度牒。

&esp;&esp;自宗教司重组,朝廷就收紧了庙观名额和度牒数量的发放。

&esp;&esp;甚至严格到了,按张发放度牒的程度。

&esp;&esp;所以,对于两教来说一百张度牒的奖励,是非常的丰厚了。

&esp;&esp;他们自然是非常的高兴。

&esp;&esp;还是陈伴读做事敞亮啊,从来不让人白忙活。

&esp;&esp;推行这套理论的时候,就更加的积极了。

&esp;&esp;被陈景恪重点扶持的妈祖信仰,自然不甘落后。

&esp;&esp;他们也奉行拿来主义,直接将佛道两教编写好东西抄了过来。

&esp;&esp;不过根据妈祖海洋女神的神职,进行了一些创新。

&esp;&esp;比如,凡是有犹大犹教存在的地方,都不会受到妈祖庇护。

&esp;&esp;船上有相关物品?

&esp;&esp;对不起,妈祖不保佑你。

&esp;&esp;当陈景恪看到这一条的时候,彻底放下心来。

&esp;&esp;妈祖亲自下场,犹大这辈子都别想进入中国文化辐射的海域。

&esp;&esp;以华夏今日今时的世界地位,尤其是在贸易圈的地位,约等于他们告别了海洋。

&esp;&esp;在大航海即将到来的时代,无法下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esp;&esp;尤其是对犹大这样靠商业生存的流浪族群,后果更是致命的。

&esp;&esp;而且别忘了,这个时代基教也同样反犹。

&esp;&esp;如果东方的反犹信息传到西方,他们会怎么做,相信不用多说。

&esp;&esp;说个冷知识,大家都认为伊教极端。

&esp;&esp;然而事实上,在过去的千年里,伊教对犹大相对来说是比较的。

&esp;&esp;讽刺的是,几百年后犹大反噬宿主的本性再次暴露。

&esp;&esp;他们还说出了那句很著名的笑话:犹大被屠杀的时候,没有得到过任何帮助。

&esp;&esp;实在是让人笑拉了。

&esp;&esp;宗教方面做好准备之后,陈景恪终于展开了下一步的行动。

&esp;&esp;将编写好的《犹大书》刊行天下,并且售卖价格极低。

&esp;&esp;很多读书人奔着陈景恪的名声,购买了此书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