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于是,她就趁机鼓动这群闺蜜写书。
&esp;&esp;可不要小瞧了这些人,因为出身比较好都是读过书的,很多还接受过名家指导。
&esp;&esp;因为家境好不需要劳作,她们有大把的空闲时间。
&esp;&esp;大多数人都会阅读小说、杂剧之类的书籍,作为消遣的手段。
&esp;&esp;所以,她们对这类题材还是比较了解的。
&esp;&esp;以前只是没有写书的想法,真想去做还是能搞出一点名堂的。
&esp;&esp;然而不敢去做就缺乏自信,即便有福清这个榜样在,也很少有人敢于去尝试的。
&esp;&esp;眼见自己废了那么多口舌,只有个别人动了心,让福清非常的无奈。
&esp;&esp;回家将此事告诉了陈景恪。
&esp;&esp;陈景恪就给她提了个建议:“她们不敢做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缺乏自信,那你就帮她们树立信心。”
&esp;&esp;福清叹道:“怎么帮她们树立信心啊,如果可以,我恨不得将自己的信心分给她们,可是不行啊。”
&esp;&esp;陈景恪笑道:“信心是通过做事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你先想一个故事,让大家一起来动手填充细节。”
&esp;&esp;“小说、杂剧是最合适的,还可以改编成戏剧进行演唱传播。”
&esp;&esp;福清眼睛一亮,说道:“好办法,可是写什么样的故事好呢,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esp;&esp;在故事这一块,她更加相信陈景恪的水平。
&esp;&esp;陈景恪想了想,说道:“你们第一次合作,这个故事不能太复杂,而且最好能体现女子光辉事迹……”
&esp;&esp;想到这里,他脑海里顿时浮现一部不错的故事集:
&esp;&esp;“有了,就写杨家将的故事。”
&esp;&esp;这个系列的故事核心就是忠孝仁义,符合时代主旋律。
&esp;&esp;杨门女将又有打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含义。
&esp;&esp;关键是内容并不复杂,非常适合她们练手。
&esp;&esp;福清疑惑的道:“杨家将?我倒是听说过一些传闻,但这有什么好写的吗?”
&esp;&esp;杨家将的故事在元朝就已经出现了,穆桂英也是元朝时期就虚构出来的人物。
&esp;&esp;只是相对来说内容还比较简单。
&esp;&esp;经过明清两代的完善,才有了后世我们熟悉的,杨家将和杨门女将的故事。
&esp;&esp;此时福清疑惑是很正常的。
&esp;&esp;陈景恪当即就将后世成熟的,杨家将和杨门女将轮廓讲了一下。
&esp;&esp;不出意料,听完之后福清非常兴奋。
&esp;&esp;尤其是佘老太君和穆桂英这两个角色,她简直太喜欢了。
&esp;&esp;当即决定,就写杨家将系列了。
&esp;&esp;之后她也无心睡觉了,将陈景恪从床上拽起来,帮她把故事轮廓给写了出来。
&esp;&esp;陈景恪心下莞尔,倒也没有拒绝。
&esp;&esp;天天和方孝孺论证大同思想,是真的累。
&esp;&esp;心累。
&esp;&esp;写一写简单的传奇故事,反倒是有助于他大脑休息。
&esp;&esp;第二天,福清就拿着故事轮廓找到那群闺蜜,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下。
&esp;&esp;果不其然,集体创作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esp;&esp;看着大家积极的样子,福清更加佩服起自己的丈夫。
&esp;&esp;除了不会生孩子,万能呀。
&esp;&esp;-----------------
&esp;&esp;这些都算是私事,朝廷方面也没有闲着。
&esp;&esp;经过大半年的准备,朱标终于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
&esp;&esp;而且这次起手就是震动天下的大动作。
&esp;&esp;第353章 公平交易
&esp;&esp;朱标本次的变革主要有两个,然而每一个都非常不简单。
&esp;&esp;第一个是设置特区,将沧州和海津镇从北平辖治划分出来,单独设立了一个全新的特区,沧海省。
&esp;&esp;沧州就是前世河北沧州市区域。
&esp;&esp;至于海津镇就是天津的前身。
&esp;&esp;最初这里一片荒凉,元朝建都北平需要从南方运送粮食,这里就成了重要的漕运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