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559节(2/2)

&esp;&esp;达奚珣刚想回以目光,但他看到李瑄眼睛的一瞬,立刻将头撇过去。

&esp;&esp;他利益在其中,无法直视李瑄眼中的威严。

&esp;&esp;这种心虚,让李隆基和满朝文武大臣看在眼里。

&esp;&esp;李隆基终于确定,达奚珣的辩论徒有其表。

&esp;&esp;保守派的大臣皆摇了摇头。

&esp;&esp;李林甫老神地坐着。

&esp;&esp;“诸卿还有什么问题?”

&esp;&esp;李隆基终于发声,问朝堂上的文武大臣。

&esp;&esp;“臣同意新法,这是国家强大的策略。”

&esp;&esp;杨国忠第一时间出班向李隆基说道。

&esp;&esp;毕竟昨天已经放话,圣人早就同意新法,他正好秀一下存在感。

&esp;&esp;“李相才绝过人,相信可以主持考成法和一条鞭法,改革税收,整饬地方官吏。”

&esp;&esp;裴宽按照约定,表达对李瑄的支持。

&esp;&esp;“啪啪啪……”

&esp;&esp;然后杨慎矜、杨璹、李岘等支持李瑄的官吏皆以笏击掌。

&esp;&esp;而裴宽能支持,也引来一部分中立派的赞成。

&esp;&esp;当然,保守派是不可能同意李瑄的。

&esp;&esp;这样的法令,看起来就像一把刀一样,悬挂在地方官吏的头顶。

&esp;&esp;现就看名义上的首席宰相李林甫是何看法。

&esp;&esp;但李林甫迟迟未说话。

&esp;&esp;“启奏陛下,臣一向致力于国家的强大,百姓的富庶,夙兴夜寐,不敢懈怠。持诸葛亮剑,不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穿上宰相的服冠,有感责任重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臣毕生的追求,请陛下同意新法。”

&esp;&esp;李瑄再次向李隆基一拜。

&esp;&esp;现在李林甫同不同意已经不重要了。

&esp;&esp;有朝堂上大部分官吏的支持,只要李隆基一锤定音,就可以拟订至郡县。

&esp;&esp;少数服从多数。

&esp;&esp;李林甫也无能为力。

&esp;&esp;“李相,刚才最后一句,你再说一遍?”

&esp;&esp;满朝文武被李瑄的话语动容,李隆基又重新问李瑄一句。

&esp;&esp;“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esp;&esp;李瑄面不改色,一字一句地说道,声音慷锵有力,在大殿上产生回音。

&esp;&esp;所有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放在李瑄身上,心思各异。

&esp;&esp;“这是忠臣贤士的话啊!”

&esp;&esp;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得到快乐之后再快乐。

&esp;&esp;李隆基和满朝文武都觉得若没有高尚的人格,说不出这样的话。

&esp;&esp;有些平时看李瑄不顺眼的官吏,都在心中暗暗赞叹。

&esp;&esp;连李林甫都认为李瑄的文武双全,品德操守,古今未有。

&esp;&esp;更别说本就支持李瑄的官吏,和李瑄的崇拜者,在他们心里,李瑄就是圣哲。

&esp;&esp;他们要全力以赴,帮助李瑄完成新法,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esp;&esp;“既然宰相们和大部分大臣都支持考成法和一条鞭法,那朝廷就准备实施吧!”

&esp;&esp;“朕任命李相为一条鞭法黜置大使,考成法黜置大使。全权布谋新法!六部和中书门下堂必须服从调度。”

&esp;&esp;“右相,你认为呢?”

&esp;&esp;李隆基对李瑄继续加冕,末了,还点名李林甫。

&esp;&esp;李瑄的一言一行,皆有魅力。

&esp;&esp;李瑄对李隆基的一句夸赞,胜过朝野千万句赞美。

&esp;&esp;所以李隆基在众多事情上相信李瑄,这种宠信,是区别于安禄山的。

&esp;&esp;“回陛下,臣必全力配合李相。”

&esp;&esp;李林甫出班回复道。

&esp;&esp;此时他的眼睛泛着光芒。

&esp;&esp;他和达奚珣不同,他看到的问题更深。

&esp;&esp;并且心里有一种强烈的直觉,李瑄在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