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潼关守将田乾真回道。
&esp;&esp;他已经知道燕军被李瑄耍了,潼关现在只有五千守军,将要直面李瑄的兵锋,压力巨大。
&esp;&esp;“快将此事禀告给崔将军,暂不能进攻河东诸郡,以扼守潼关为主要。”
&esp;&esp;安守忠派人去通知崔乾佑,兹事体大。
&esp;&esp;“遵命!”
&esp;&esp;传令兵领命离开。
&esp;&esp;短短几日后,燕军人心惶惶,再也不敢小瞧李瑄的兵马。
&esp;&esp;特别是靺鞨、同罗、室韦等军因此而不满。
&esp;&esp;他们帮助安禄山叛乱,需要有收获,这一下死了数千人,对他们这些部落已算伤筋动骨。
&esp;&esp;好在安禄山派人赏赐,将这些部落安抚。
&esp;&esp;没有完成洗劫长安,损失近万骑兵和大将曹将军,让安禄山暴怒。
&esp;&esp;安禄山身体不好,一生气就发病,一发病就鞭打李猪儿等左右宦官。
&esp;&esp;如果严庄、高尚等谋主运气不好在安禄山发病时觐见,免不了一顿毒打。
&esp;&esp;又经过严庄的分析后,安禄山派遣文武双全的张通儒到潼关,并加大潼关的兵力,准备死守潼关,扼制李瑄东出之路。
&esp;&esp;安禄山在等待回纥、吐蕃的动静。
&esp;&esp;现在安禄山要全力发动南阳之战,令武令珣、田承嗣等大将确保占领南阳诸郡。
&esp;&esp;待完成严庄的战略,集中人力物力,再与西出潼关扫灭李瑄。
&esp;&esp;……
&esp;&esp;“王将军,我给你两千天策卫,守卫华阴,监视潼关。”
&esp;&esp;几天时间,李瑄打扫完毕战场,离开华阴前向王难得嘱托道。
&esp;&esp;等主力西域骑兵到来后,李瑄会直接让他们到达华阴,届时再将天策卫抽调回去。
&esp;&esp;“末将不会辜负李帅所托。”
&esp;&esp;王难得拱手道。
&esp;&esp;虽然李瑄没有给予他官职,但他相信自己只要一心跟随,李帅不会亏待他。
&esp;&esp;李瑄没有为麾下加官,是因为他现在本就没有官职。
&esp;&esp;这次回长安,李瑄就会向李隆基讨要官职。
&esp;&esp;又吩咐一些事宜后,李瑄带着剩下的天策卫回长安。
&esp;&esp;到达新丰的时候,李瑄收到车神塞的信件。
&esp;&esp;阿史那扶汶不负众望,截堵住李亨,按照他的密令,杀死李静忠和程元振,现正在归往长安的路上。
&esp;&esp;这让李瑄松一口气。
&esp;&esp;裴冕、杜鸿渐等拥护李亨的愿望失败,朔方军郭子仪、河东军李光弼哪怕忠于朝廷,也没有效忠的对象。
&esp;&esp;郭子仪、李光弼不像是藩镇割据的人,特别是与李瑄关系不错的李光弼。
&esp;&esp;李隆基的其他儿子,如永王李璘,虽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被任命为山南节度使。李璲在今年四月被认命为剑南节度使。
&esp;&esp;然李璘、李璲还未前往山南、蜀地。
&esp;&esp;再加上被李瑄在金城逮捕的李璬,李隆基的儿子一个不剩,全部在李瑄手中。
&esp;&esp;野心者想拥戴的机会都没有。
&esp;&esp;随便拥戴一个宗室为帝,和对李瑄口诛笔伐一样,并没有太大意义。
&esp;&esp;四月下旬,李瑄押送着上千名叛军俘虏,绕过长安,回到咸阳,再次拜见李隆基。
&esp;&esp;此时的李隆基拄着龙头拐杖,头发银白,连一丝黑色都没有。
&esp;&esp;他的脸上皱纹纵横,无比颓废,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esp;&esp;“圣人,天水王凯旋归来拜见!”
&esp;&esp;小宦官唯唯诺诺地跑到咸阳的一座豪宅中,向李隆基禀告道。
&esp;&esp;这所宅院是咸阳最大的院落,现遍布十步一哨,五步一岗的士卒。
&esp;&esp;但这些士卒并不是宿卫皇帝的禁军,而是李瑄的亲卫天策卫。
&esp;&esp;一天十二时辰,不论什么时候都披坚执锐。
&esp;&esp;“快…快让他进来。”
&esp;&esp;在高力士的搀扶下,李隆基不顾天子礼仪,激动地跑出庭院。
&esp;&esp;穿着盔甲,腰间佩戴着诸葛亮剑的李瑄出现。
&esp;&esp;“七郎,快把玉环娘子还给我……”
&esp;&esp;李瑄还未拜见,李隆基就急忙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