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2/2)

&esp;&esp;沈青越反应了一会儿才想明白了,说的是他专门做的茶席!

&esp;&esp;他好奇:“碎布能做吗?”

&esp;&esp;梁玉兰:“拼一拼不就成了,费点儿针线的事儿。”

&esp;&esp;沈青越也没再问,梁玉兰针线活是挺好的,而且手也巧。

&esp;&esp;想着,他正好问:“四嫂,大嫂,你们知道村里哪家嫂子、婶子手巧会编帘子、席子吗?”

&esp;&esp;梁玉兰一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瞬间就动了心思,“怎么,你们想找女人来干啊?”

&esp;&esp;沈青越:“砍竹子、破篾之类的,找男的,编竹帘,只是编,活儿不算重,但比较繁琐,我觉得可能女人会更擅长点儿?”

&esp;&esp;毕竟做女工也常常要编要绣的,她们从小就在和针线图案打交道,而且女性普遍更细腻些,擅长做细致工作。

&esp;&esp;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梁玉兰高声道:“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么!小沈啊,做这个怎么算钱?”

&esp;&esp;沈青越:“按天或者计件,先按天吧……”

&esp;&esp;想计件也得看看大家普遍的工作效率再来定计件的单价。

&esp;&esp;或者弄个保底工资另加奖金?

&esp;&esp;他想了想:“一天……六十文吧,超过了……”

&esp;&esp;超过了预定的工作内容,多做的另外加钱,分个档,每高一档加五文、十文、二十文。

&esp;&esp;他还没说完,就被梁玉兰惊讶的声音打断了:“这么多?!”

&esp;&esp;沈青越:“嗯?”

&esp;&esp;他一想,哎呀,忘了,村里开荒一天才五十文呢。

&esp;&esp;正想要不然回去再算算工价的事,只听梁玉兰声音突然温和起来了,“小沈啊,你可能不知道,嫂子我手艺也好着呢,我们家席子都是我编的,冬天那个灯笼,主要也是我弄的,不信你问问你四哥和竹子,他们都知道。那个帘子也不难,你看嫂子怎么样?要不然嫂子去山上给你们干活儿?”

&esp;&esp;第136章 标准(二更)

&esp;&esp;家蕙也道:“小叔, 我也可以去么?”

&esp;&esp;吕香梅:“要是行,那我去呀。”

&esp;&esp;姜竹几个堂哥也跟着起哄, 弄得沈青越哭笑不得。

&esp;&esp;晚上回家沈青越和姜竹仔细盘算了下。

&esp;&esp;决定还是就按六十文一天的工钱给,多的钱做奖金,年节给大家发发福利也行,省得一下定太高,不能来干活儿的人家有怨气。

&esp;&esp;“开荒那边,也提到六十文一天吧?”

&esp;&esp;“嗯。”现在他们手头有钱了, 可以给大家发,沈青越说编竹帘工钱每月一结,姜竹:“开荒那边也每月一结吧?”

&esp;&esp;“行。”

&esp;&esp;“按四十文给,还是六十文?”

&esp;&esp;沈青越算了算, 如果按照平均一天有五十人在开荒,六十文就是……

&esp;&esp;一百一十多两。

&esp;&esp;沈青越眼前一黑。

&esp;&esp;顿时觉得他那堆银票轻飘飘了。

&esp;&esp;“还是先按四十文给吧, 等赚到了钱再补。”

&esp;&esp;“嗯, 行。”沈青越喝了口茶压压惊, 又有给张叔阳画封面的动力了。

&esp;&esp;不过想想山下那么大片的梯田都是他们家的, 他又平衡了。

&esp;&esp;前些天他们又搞了一次抽签, 只有十几亩, 不过位置靠近溪水, 可以蓄水种稻子, 赶在春耕前租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