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1/2)

<dt css="rd">

&esp;&esp;那两个懂画的也啧啧称奇,还有这种画法。

&esp;&esp;少年爱不释手,一高兴把店里画了长腿鸟的走马灯都要了:“还有吗?我想多买几个!”

&esp;&esp;池老爷也道:“我要两张竹帘吧,我家书房的帘子正好该换了。”

&esp;&esp;有粉丝将话题带向了沈青越喜欢的方向,又有池老爷捧场,买不到书画的人带着遗憾顺手买起了他的竹帘和走马灯,池老爷的朋友们也被他鼓动着一起买,大冬天的买光了店里的库存。

&esp;&esp;别人不知道,但那名少年是全程自愿的,高高兴兴买完还道:“你的书房也是这般吗?我回家也要把书房布置成这样。你的灯和插瓶不卖吗?”

&esp;&esp;沈青越心想,不,他的书房比这儿简朴实用多了:“灯和插瓶都是在展馆其他铺子买的,若你想要不妨去找找,兴许还有更喜欢的。”

&esp;&esp;少年:“榻也是吗?”

&esp;&esp;沈青越:“是。”

&esp;&esp;不过听口音这小孩家应该离宝峰挺远的,兴许都不是镇南郡的,沈青越建议道:“若你家远不妨先看看喜欢的工艺、款式,回家后再找木匠定做。若是想带些礼物给亲友,不妨考虑买些方便带的小东西,我们宝峰的茶、茶具、纸张、玉石、皮料都是很好的。”

&esp;&esp;“好,谢谢。”少年意犹未尽地又上隔壁买了好几本长腿鸟,只是遗憾这边铺子里没有精装本。

&esp;&esp;沈青越问了下他想要的版本模样,诧异竟然真的是精装本而不是收藏本。

&esp;&esp;但他小小年纪就能混在这些官吏中,挑东西时候一群大人都耐心等着,可见出身地位一定不低,不知是才来了镇南郡,还是家里的背景和张叔阳不重合,张叔阳的收藏本没能送到他家里。

&esp;&esp;要收藏本难,但精装本就简单多了,池远舟县城的书铺里就有,得知少年住在官驿,马上道可以派人给他送到住处。

&esp;&esp;那两个和沈青越讨论画的人平时并不关注小孩喜欢看什么,这还是第一次瞧见《长腿鸟》和《幼学童蒙》,他们对沈青越的画法十分感兴趣,池远舟干脆把《长腿鸟》和《幼学童蒙》当宝峰特产,给来的每人送了一套。

&esp;&esp;等人都离开了,姜树才缀在后面朝沈青越比了个“厉害”,才赶紧跟着人群跑了。

&esp;&esp;他们走后,围在更远处瞧热闹的老老少少们又十分好奇地往铺子里瞧,沈青越无奈,只得一遍一遍解释不是卖画的,字也不卖,只卖竹帘和灯笼,店里灯笼竹帘除了样品也卖完了。

&esp;&esp;瞧热闹的百姓许多都不识字,看见了竹帘上的标签也不知道写了什么。

&esp;&esp;赵先生的字他们瞧不出好不好,但沈青越的画他们看得明白,也不知是怎么传的,好些专门来看玉佛、金树、虎皮的人都从展厅跑来他们铺子里看画了。

&esp;&esp;搞得沈青越哭笑不得,和赶来帮忙的姜竹吐槽:“你说我这算不算办画展了?”

&esp;&esp;姜竹好奇道:“画展?”

&esp;&esp;沈青越:“就是把我画过的画摆出来给人看。”

&esp;&esp;姜竹看看络绎不绝的人群,笑道:“算吧?”

&esp;&esp;县令都夸他是青年才俊了,那些有钱有势见过很多好东西的老爷们都围着夸他的画。

&esp;&esp;姜竹到得晚了,没能挤进人群到店里亲眼看着他们怎么夸沈青越,但他混在围观的人群里竖着耳朵仔细听着,十分有荣共焉。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